[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培养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4920.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龙;李玉;周峰;郭倩;陈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核桃壳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料。
背景技术
杏鲍菇[Plersotus eryngii (DC. Ex Fr.) Quel]又名刺芹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柄色泽雪白,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兼具杏仁香味和鲍鱼风味,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誉。近年研究表明,杏鲍菇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丰富,且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极具开发前景,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各国推荐的珍稀食用菌。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栽培面积大,总产量高。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5.8万吨,2009年达到2020.6万吨。与此同时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原材料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等的价格飞涨,如目前棉籽壳的价格已达到1500-2000元/吨,食用菌生产的成本不断上涨,寻找一种能够完全或者部分替代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等原材料的农产品下脚料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降低食用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将农产品下脚料循环利用,起到节能减排以及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核桃壳是核桃仁生产过程中经脱脂、破碎、等处理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由于其质地坚硬难以直接利用,主要用于泡水、雕刻以及工业滤膜等,其利用率不过10%,大部分直接燃烧。核桃壳主要元素是C、H、O、N、S等,且含有钙、镁、铁、硅、磷等微量元素,主要成分是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其他植物相比,冷、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酸不溶木素含量均较高,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多戊聚糖含量与阔叶材相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杏鲍菇的培养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杏鲍菇培养料,含有如下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比)为:核桃壳17-64%,麸皮10%,玉米粉5%,米糠20%,石灰1%。
还可以含有木屑,其中木屑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34%;
还可以含有玉米芯,其中玉米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3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杏鲍菇培养料,其含有如下组分及含量:核桃壳17%,木屑17%,玉米芯30%,麸皮10%,玉米粉5%,米糠20%,石灰1%。
将上述原料干料充分混合,再加水搅拌均匀,使其最终的含水量为65-67%。即可作为培养料备用。
其中所用的核桃壳是将普通的核桃壳经过预处理,该预处理的方法为:
将取过核桃仁的核桃壳暴晒后在粉碎机里粉碎成5-10 mm大的颗粒,然后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将漂在上层包含核桃仁的部分清除;重复浸泡和清除上层液2-3次;最后将核桃壳干燥、备用。
所述的木屑、玉米芯、麸皮、玉米粉、米糠、石膏均为市售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核桃壳是核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作物下脚料,其资源充裕,不仅充分利用了核桃壳里有效成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节约木材,保护生态平衡。
2、利用核桃壳部分代替木屑、玉米芯以及棉籽壳,可降低以上三种原材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核桃壳有较大的颗粒度,可增加配方的孔隙度,有利于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水电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3、核桃壳由于质地坚硬以往很难应用,此处所提供的核桃壳的预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4、使用该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可以使核桃壳循环利用,提高了核桃壳中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杏鲍菇生产的成本,增加了杏鲍菇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核桃壳、木屑、麸皮、玉米粉、米糠、石灰,其重量百分比为核桃壳30%,木屑34%,麸皮10%,玉米粉5%,米糠20%,石灰1%。先干料搅拌均匀,再边加水边搅拌至完全混匀,使含水量达到66%,经机器装瓶,每瓶装干料200g左右,121℃高压灭菌2小时,机器接种杏鲍菇菌种(杏鲍菇菌种为杏韩: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接种量3% V/V)经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3℃,湿度65%-75%,CO2浓度1500ppm),搔菌后出菇管理(出菇条件为温度16℃,湿度91%-95%,CO2浓度1500ppm-2500ppm)统计其发菌期、栽培周期、菇重和生物转化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度戊烷差压热耦合节能工艺
- 下一篇:汽车腰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