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层次化网络拓扑的P2P流量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1895.0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盛立杰;权义宁;张彤;徐亮;宋建锋;董学文;谢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层次 网络 拓扑 p2p 流量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涉及支持层次化网络拓扑的P2P流量优化,可用于降低P2P软件的跨网络流量,优化P2P流量在网络中的分布和流向,同时提高P2P软件的下载性能。
背景技术
基于P2P(Peer-to-Peer)原理的文件下载、视频流媒体分享及网络电话等日益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要应用,与此同时P2P流量已占据了网上流量的绝大部分,在很多骨干网上达到了50%到70%的比例。P2P软件在给用户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却成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噩梦。很多ISP认为巨大的P2P流量带来了网络拥塞,影响了其它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因此采用各种措施限制甚至封堵P2P流量。这会降低P2P用户的体验,并引起P2P用户和ISP之间的矛盾。
P2P软件之所以给网络带来如此高的流量,部分原因来自于其内部机理:P2P软件在构建Overlay网络时不考虑底层网络的实际拓扑结构,造成Overlay网络拓扑和底层网络拓扑严重失配,对等结点间的连接大多是远距离连接,产生的流量多是跨网络流量。以BitTorrent为例,在对等结点从目录服务器Tracker得到对等结点列表之后,随机地从列表中选择35个对等结点作为邻居建立连接。这些连接的两端很可能距离很远,此后的数据传输多是远程跨网络传输。对BitTorrent的研究表明,对于已在本地网存有拷贝的数据,其中的70-90%仍会从外部网络远距离下载。这种完全无视底层网络拓扑、舍近求远的做法,导致大量的跨网络流量,占用了相对宝贵的网间链路,增加了ISP的负担,引起了ISP的对抗情绪;同时,网间链路又往往是拥塞比较严重的网络瓶颈,因而也会影响P2P软件的下载速率,降低下载性能。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使用P2P Cache方法,在ISP控制的网络内放置P2P Cache来缓存P2P流量;另一种就是P2P应用层流量优化方法,采用本地化的下载策略,对等结点尽量选择与邻近结点构成Overlay网络、从邻近结点下载数据。其中,P2P Cache方法的问题在于需要针对各种活跃的P2P软件设计相应的机制、实现相应的协议,工作量比较大,而且P2P的流量巨大、传输的对象尺寸一般都比较大,需要的Cache容量大、速度高,容易形成单点瓶颈,另外Cache内容也可能导致版权相关的法律问题。因此P2P应用层流量优化方法就成为解决P2P软件ISP友好性问题的一种备受期望的思路。
P2P应用层流量优化方法,是指在应用层优化P2P软件所产生网络流量的流向,以避免大量的跨网络流量,同时提高对等结点的下载速率、减少下载时间。具体而言,是由ISP维护一个服务器来提供拓扑信息,P2P软件作为客户端访问该服务器,读取拓扑信息,获得对等结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选择距离较近的结点连接并传输数据,从而降低网络中的流量。但是,现有的P2P应用层流量优化方法只考虑单一的距离指标,例如路由跳数或地理距离,而没有考虑同时应用多个距离指标进行选择,而且现有的流量优化方法只在一个平面内选择对等结点,而没有考虑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域内、域间两级路由体系。现有的互联网不是一个平面的网络,而是一个层次化的网络:高层由各ISP的骨干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中间层是汇聚网络,底层是接入网络。在这样的层次化结构中,不同链路具有不同的带宽与不同的价值:通常网间链路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对ISP而言是价值较高的链路,同时带宽又往往有限;而网内链路则相对带宽比较充裕,同时比较廉价。因此,只有在P2P流量优化的过程中支持层次化的网络拓扑,才能根据不同链路的不同价值与地位实现最经济、最有效的优化效果,以体现ISP的偏好。同时,流量优化需要拓扑信息,这种拓扑信息一般来自于路由协议。而互联网的路由体系由域内和域间两级路由构成:域间路由协议负责构造自治系统AS级别的拓扑结构并计算AS间的路由,而域内路由协议负责构造AS内的拓扑结构并计算AS内的路由。因此由这两种路由协议得到的拓扑信息一定是一个层次化的结构,因而相应的P2P流量优化机制应该能够接收这样的层次化的拓扑信息,并根据这样的层次化的拓扑信息给出优化方案。但是,现有的P2P应用层流量优化方法没有考虑互联网拓扑的层次化特征,不能接收来自域内、域间两级路由体系的层次化的拓扑信息,而只是将互联网视为单一平面网络,对所有链路一视同仁,因而不能体现不同链路的价值与ISP的偏好,不能从高到低降低各层次网络上的流量,不能实现有效的优化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