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273.8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9/08;A61K35/2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1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腰部疼痛
腰痛一般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发症状,可以出现在劳动、激烈运动、扭挫伤等明显的外伤之后,也可以没有明显的诱因。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可减轻,站立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腰部有局限性压痛、叩击痛和放散性痛,同时可见腰部肌肉痉挛,腰椎功能受限,腰椎生理前屈变小或消失呈平腰。腰椎侧弯畸形、双肩不等高,臀部向一侧偏歪等特有姿势。
2、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
下肢放射痛发生前出现,也可以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大便时均可使疼痛加剧。这种下肢放射性疼痛表现为一侧性的,也可有一侧轻一侧重、左右交替的情况,少数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则为下肢均疼痛。
3、下肢感觉异常
患侧下肢后外侧感觉麻木,发凉怕冷,尤为足趾末梢皮温降低,有时出现蚁行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下肢后外侧感觉麻木与可与下肢放射性疼痛伴随出现,而足趾的感觉异常常在较晚时间出现。
4、肌力减弱或瘫痪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产生神经性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一般可出现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伸趾长肌麻痹,表现为伸拇力下降,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5、脊柱畸形或间歇性陂行
患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大部分程度不同地存在腰椎侧弯畸形、身躯向一侧倾斜,腰不能伸直,臀部向一侧偏歪,呈一种特有的姿势,而且表现有明显的陂行,可随着行走的距离加重,经短时间的停留或蹲坐休息而减轻,这样循环往复,即为间歇性陂行。其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的同时继发腰椎管狭窄所致。
6、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骨性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多见病,以30~50岁的青壮年为多见,病程往往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基本有手法治疗、热敷牵引、中药内服方法以及一些如小针刀、钩针等特殊手段,但临床应用均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快、疗程短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当归 10~20 川芎 10~20 白芍 10~20
五灵脂 10~20 元胡 10~20 三棱 10~20
莪术 10~20 杜仲 10~20 泽兰 10~20
泽泻 10~20 黄芪 20~40 车前草 10~20
防己 8~15 地龙 8~15。
所述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当归 15 川芎 15 白芍 15
五灵脂 15 元胡 15 三棱 15
莪术 15 杜仲 15 泽兰 15
泽泻 15 黄芪 30 车前草 15
防己 10 地龙 10。
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散剂。
将上述各原料药除去杂质,洗净,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粉,消毒后制成褐色的散剂,装袋,每袋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彬,未经徐海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面板灯结构
- 下一篇:盘式节能感应调光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