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223.X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霖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0;A61P1/14;A61P17/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160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面部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面部美白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最容易影响肤色的,当属肝、脾、肾三脏。中医理论中,认为人的肤色是由内在的脏腑调养,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顺、精气不足、阴阳失调,肤色就容易黯沈,易产生色斑及皮肤浮肿松弛;若人经常处于忙碌、压力大、紧张及情绪差、易怒的状态下,就会呈现肝气郁结,产生气血逆乱及瘀滞,肤色便会蜡黄而黯沈。
目前面部美白的方法主要就是使用各种美白化妆品。但是,大多数美白化妆产品都是采用白粉遮挡、或者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且可能引发副作用,同时费用高、使用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面部美白的药物,该药物滋补肝肾,补脾益气,活跃皮肤弹性,美白肌肤,对面部皮肤的美白可以起到标本兼治,药效迅速,治疗效果佳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白花蛇舌草 5~7 地黄 5~7
野菊花 3~5 栀子 3~5
赤芍 3~5 金银花 6~8
丹参 5~7 甘草 2~4
大黄 3~5 皂角刺 3~6
桑白皮 5~7 蒲公英 3~5
败酱草 5~7。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本发明药物制成胶囊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药物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面部皮肤暗淡、各种斑点,主要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顺、精气不足、阴阳失调。治疗原则为滋补肝肾,补脾益气,活跃皮肤弹性。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栀子清热凉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血安神;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大黄凉血、祛瘀、解毒;皂角刺活血、祛风;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诸药合用,滋补肝肾,补脾益气,活跃皮肤弹性,用于面部皮肤美白,具有疗效确实、方便,药价低廉,服用安全的特点。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36例骨质增生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将3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惨白、萎黄、皮肤粗糙、斑点等问题。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使用抑制黑色素的美白化妆品,每日早晚各使用一次。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2次,每次5粒。7天为一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皮肤滋润,肤色红润、斑点消失。有效:斑点减轻变淡,肤色有所改善。无效:皮肤与治疗前对比无变化。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精选、清水洗净的白花蛇舌草15g、地黄15g、野菊花9g、栀子9g、赤芍12g、金银花18g、丹参15g、甘草6g、大黄9g、皂角刺12g、桑白皮15g、蒲公英9g、败酱草15g混合均匀,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实施例2
取精选、清水洗净的白花蛇舌草20g、地黄24g、野菊花20g、栀子16g、赤芍12g、金银花28g、丹参20g、甘草12g、大黄20g、皂角刺12g、桑白皮20g、蒲公英12g、败酱草24g混合均匀,粉碎成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霖,未经左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折的外用药物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