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补偿挂线结构及找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8324.1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全;黄立新;黄烨;纪星文;袁成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补偿 结构 找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补偿挂线结构及找平方法,属于路面工程机械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整度是衡量路面摊铺质量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保证平整度的方法是利用挂线结构的找平仪将摊铺的路面与样线进行比较,参照样线来调整摊铺状态。传统的挂线结构及找平方法是先打竖桩后在竖桩上固定横杆,将样线固定在横杆上方,样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张紧器张紧。找平仪探测摆杆放在样线上面,靠重力与样线紧密接触。摊铺机工作时找平仪探测摆杆在样线上滑动,根据样线的形状来调整摊铺状态。这样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样线下垂弯曲,尽管探测摆杆上装有配重来平衡摆杆重力能够减少摆杆对样线的压力,但样线挠度带来的误差仍然超过2mm。因此,作为摊铺基准的样线产生的误差直接影响到了路面的平整度,使得摊铺平整度很难再进一步提高,障碍了路面质量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重力补偿,将重力对样线的影响降到最低并消除样线挠度的重力补偿挂线结构及找平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重力补偿挂线结构包括在一定距离之间设立的竖桩、设置在竖桩上的横杆、安装于横杆端部的样线、设置有摇臂、探测摆杆以及配重的找平传感器,找平传感器的探测摆杆设置于样线的下方;找平传感器探测摆杆从样线下方与样线相接触。
一种重力补偿挂线的找平方法,按施工要求拉准基线后每隔5~10米在地面打入竖桩,用连接体装入横杆,使样线绕过横杆端部并张紧样线,根据样线的施工标高调整好横杆的高度位置并锁紧;将摊铺机在两个竖桩的中间位置就位后安装找平传感器的摇臂和探测摆杆,将探测摆杆设置在样线的下方并与样线相接触,借助螺纹调整配重位置使摆杆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同时测量探测摆杆位置的样线标高直到此位置标高恢复正常,配重位置调整完毕并用螺母锁紧配重;至此完成找平。
采用这样的结构和找平方法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样线标高已经存在误差,借助螺纹调整配重位置标高恢复正常。对找平仪的摇臂施加一个力矩调整配重与找平仪转轴的距离,使配重力矩与探测摆杆重力和样线重力的合力矩相平衡,对探测摆杆和样线所受重力进行补偿,纠正了由于重力影响而使样线产生的挠性变形使样线因重力而产生的挠性变形得到补偿,消除了由摊铺基准带来的误差,对摊铺平整度的提高带来很大帮助,从而可进一步提升路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重力补偿挂线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重力补偿挂线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重力补偿挂线结构包括在一定距离之间设立的竖桩、设置在竖桩上的横杆、安装于横杆端部的样线、设置有摇臂、探测摆杆以及配重的找平传感器,找平传感器的探测摆杆设置于样线的下方;找平传感器探测摆杆的末端与样线底面相接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
1、按施工要求拉准基线后每隔5~10米在地面打入竖桩9,用连接体7装入横杆6,将样线5装入横杆6端部槽内下方并用扎丝固定。
2、张紧样线5,根据施工标高调整好横杆部位样线5的高度,并用螺钉8锁紧连接块及横杆6。
3、将摊铺机在两个竖桩9的中间位置就位,然后将找平传感器2的摇臂3和探测摆杆4如图安装,并将探测摆杆4置于样线5的下方。
按照上述步骤安装后此时两个竖桩的中间位置的样线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标高已经存在误差,旋转螺纹,借助螺纹来调整配重1的位置,同时测量探测摆杆位置的样线标高,直到此位置标高恢复正常,配重1的位置调整完毕并用螺母锁紧配重1,至此利用此方法找平完毕。其找平的原理是:对找平仪的摇臂施加的力矩,方向与探测摆秆所受力所产生的力矩相反,此力矩使探测摆杆对样线施加向上的力,调整配重与找平仪转轴的距离使配重力矩与探测摆杆重力和样线重力的合力矩相平衡,对探测摆杆和样线所受重力进行补偿,纠正了由于重力影响而使样线产生的挠性变形使样线因重力而产生的挠性变形得到补偿,到此挂线及调整过程结束,由此装置即可实现对样线进行重力补偿,消除样线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