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730.0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国;朱伟楠;张锴乐;张诗棋;张晓庆;顾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国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7/26;E02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自由 落锤 夯击砼扩底桩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底桩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扩底方式是,锤击内外套管至设计深度,拔出内管再注入砼,再将内管放入外管,进行锤击内管,从而夯击砼扩大底部,此工艺缺陷,需用内管传递夯击能量,因此桩设计长度受桩架高度制约,且柴油机锤击时产生很大噪音和振动,故受周边环境条件限制。局部地区采用外管端部加活瓣桩尖,通过上下反复拔压钢管来扩大桩径,从而提高承载力,此工艺,可锤击也可静压,解决了周边环境对设计影响和桩架高度对设计影响(因为是单管施工,无需内管),但此工艺不易将桩径扩大,且其扩大部分的高度也不易计算,因此设计人员很难计算出该扩径部分的承载力,无法提供有力的设计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压沉管自由落锤夯击砼扩底桩工艺,它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为:1、桩机就位,2、将钢管压至设计深度,3、向钢管内注入一定数量的砼,4、吊起锤并放入钢管内,向上拔起钢管至一定高度(也可以边夯击,边拔管),5、开始夯击砼,将其击出管外形成扩大,吊出夯锤,注入砼,下放钢筋笼,6、起拔钢管,成桩完毕。
本发明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为:1、桩机就位,2、将钢管压至设计深度,3、向钢管内注入一定数量的砼,4、吊起锤并放入钢管内,向上拔起钢管至0.5米-2米之间,5、开始夯击砼,将其击出管外形成扩大,吊出夯锤,注入砼,下放钢筋笼,6、起拔钢管,成桩完毕。
所述的工艺流程4也可以边夯击,边拔管。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抱夹静压沉管,能解决原受桩架高度限制的桩长设计问题,利用无噪音的自由落锤方式,其夯击时在地表下20米-50米处,解决了振动问题,从而解决了原先的周边环境给设计带来制约条件,另夯击前或夯击时拔起钢管一定高度(一般设计可在0.5米-2米之间),通过注入扩大部分的砼数量来计算出扩大直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其端部承载力,给设计提供有力依据,且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规范均可参照锤击夯扩桩之桩型,无需更改和建立新规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国,未经张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