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回收装置及包括该余热回收装置的干排渣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2917.7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伟;任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振伟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 |
地址: |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装置 包括 干排渣 锅炉 | ||
1.一种用于干排渣锅炉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锅炉底部,用于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吸收锅炉底部的辐射热量和高温灰渣的热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以串联或并联方式设置在锅炉的凝结水回热加热管线中,从而将吸收的热量回收并用于加热凝结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冷水入口管道和热水出口管道,
其中所述冷水入口管道在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上游与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入口端连接,用于将来自凝结水加热输送管线的凝结水导入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用于通过在其中流动的凝结水吸收锅炉底部的辐射热量和高温灰渣的热量;而所述热水出口管道在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下游与所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出口端连接,用于使吸收了热量的凝结水从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回流到凝结水加热输送管线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代替现有燃煤锅炉的过渡渣斗或渣井而设置在锅炉底部并与锅炉渣斗的出渣口相连,并且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
支架,其用于以环绕方式支撑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
入口联箱,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与所述冷水入口管道之间;
出口联箱,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与所述热水出口管道之间,
其中所述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是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凝结水进出总管,用于均匀分配或集结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中的凝结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现有燃煤锅炉的过渡渣斗或渣井中,并且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以纵向或横向布置的方式沿周向设置在过渡渣斗或渣井的壳体或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连接在凝结水泵或第一级低压回热加热器与第二级低压回热加热器之间,因而从所述热水出口管道排出的热水被送入第二级低压回热加热器中继续加热。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第一级低压回热加热器并联设置,因而从所述热水出口管道排出的热水被送入第二级低压回热加热器中继续加热。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流过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水量的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响应于锅炉排渣量和排渣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流过所述热交换管或热交换板的水量,从而将通过干排渣机进入锅炉炉膛的风量占额定总风量的比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将通过干排渣机进入锅炉炉膛的风量占额定总风量的比例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将通过干排渣机进入锅炉炉膛的风量占额定总风量的比例控制在0.3-0.5%的范围内。
10.一种干排渣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排渣锅炉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振伟,未经任振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用台架
- 下一篇:激光加工方法、激光加工装置及太阳电池板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