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WDM网络专有分段保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82048.8 | 申请日: | 201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鹏;王汝言;黄胜;戴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Q11/00;H04L12/24;H04L12/5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编码 wdm 专有 分段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专有分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当前资源使用情况,本地节点所使用的波长连接数量超过保护门限值N的重要网元提供保护;对重要网元的节点在端到端路径上建立一个保护段,采用单个备用路径为多个工作路径提供专有保护,当网络中某条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通过备用路径继续向目的节点转发线性编码后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采用的专有分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保护段具体包括:遍历本地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所有中间节点集合D,逐个判断新连接的端到端路径上各个中间节点的波长连接数量是否超过保护门限值N,将波长连接数量超过N的对应节点加入到备选段节点集合S;遍历备选段节点集合S,计算本地节点L与备选段节点集合S中元素的共用波长数量,根据共用波长数量建立共用波长列表W;寻找共用波长列表W的最大元素CW,将其所对应的节点ID设置为Index,比较CW与保护门限值N,若最大共用波长数量超过保护门限N,则以本地节点为源节点,Index为目的节点,以最短路径算法建立对应的备用路径B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采用的专有分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建立保护段的发起节点为段首节点,终止节点为段尾节点,段首节点对段内所有工作路径上的数据进行线性编码,并在工作路径和备用路径上传输线性编码后的数据;如保护段内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发送故障信息到段尾节点,段尾节点解析备用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备用路径继续向目的节点转发线性编码后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采用的专有分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路径上的数据采用异或方式进行线性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0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