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慢炖锅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646.3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达;张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军达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余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炖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慢炖锅。
背景技术
慢炖锅作为电热锅的一种,应用较多,一般的慢炖锅结构其所配锅体多为单一性能,即烹调功能单一,其只适合加工某一类型的食物,所以如果利用同一锅座加工不同食物,该类结构已是不适合;目前社会上也存在同一基座配多种加工锅的结构技术,如申请号为200810002357.8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具有可嵌套容器的慢炖锅》(公告号为CN101233997A)就是此类设计;包括具有加热元件和开口端的烹饪基座。慢炖锅具有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在尺寸上适合容纳进烹饪基座的开口端内。第一容器具有用于接受食物的开口。第一容器的容量在尺寸上适应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具有用于接受食物的开口。第二容器的开口通常在尺寸上等于第一容器的开口。第一容器具有烹饪位置,其中,第一容器被插入到烹饪基座内。第二容器具有烹饪位置,其中,第二容器被插入到烹饪基座内。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具有存储位置,其中第二容器被插入到第一容器内。慢炖锅还包括盖,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各自的存储位置,盖在尺寸上封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任一个的开口。当在存储位置时,盖还在尺寸上封闭第二容器的开口。该设计采用不同加工锅的上下嵌套实现,其结构上虽能达到不同食物加工的目的,但是上下嵌套方式在结构上存在配合间隙,而且嵌套后增加了传热阻力,总体设计所需能耗较高,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上下嵌套其结构复杂,加工温度不易控制,食物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统一、锅互换性强、适用面广、操作便捷、整体清洁、使用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的智能慢炖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慢炖锅,包括有底座本体,该底座本体中间制有空腔、上部制有环形敞口,底座本体环形敞口内扣装有基准盘,基准盘的中间制有内凹的工作配套腔;底座本体空腔内嵌配有发热丝,发热丝上部连接有发热丝固定片,且该发热丝固定片经空心铆钉与工作配套腔底板固定连接。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发热丝下部配有隔热板,且该隔热板经第一螺钉与发热丝固定片上下固定连接。
上述的发热丝固定片前后面均制有向下折弯的长护板,上述的隔热板左右面均制有向上折弯的短护板,且短护板与长护板为交替齿扣插合。
上述的底座本体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下方均制有∩形门洞,位于该∩形门洞的两侧部保留作为支撑脚。
上述的底座本体前面板制有方孔,该方孔自外而内依次配装有薄膜按键、控制面板和PCB控制板,PCB控制板经热敏电阻与发热丝连接。
上述的基准盘四周边沿制有护边沿,该护边沿内掏空有缺口朝下的扣合槽,且该扣合槽与底座本体环形敞口的四周边沿上下套合。
上述的基准盘工作配套腔内配装有炖锅体,该炖锅体包括有相配套的锅体和锅盖。
上述的锅盖中间上方经第二螺钉固定有盖提手;上述的锅盖为玻璃透明体,其四周边沿包缚有装饰圈。
上述的基准盘工作配套腔内配装有蛋糕盘;上述的蛋糕盘中间制有至少三个成型腔,左右两侧均制有第一拉柄。
上述的基准盘工作配套腔内配装有煎烤盘;上述的煎烤盘中间制有内凹型腔,左右两侧均制有第二拉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军达,未经施军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遮断器
- 下一篇:可控震源多因子扫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