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弦粘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0928.1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拉古·马德哈万;羽鸟优;西田麻美;苏菲·N·戈德弗洛伊;迈克尔·施坦格兰;藤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6 | 分类号: | G01N11/16;E21B4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英属维尔京***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粘度计 | ||
1.一种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包括:
出油管,其穿过壳体,使第一线露出至井下流体;
壳体中的空腔,其保持磁体并从出油管将一条或多条额外的线引导到信号发生器;
与壳体机械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导电杆,用于在出油管内将第一弦保持拉伸;以及
机械地连接到壳体的密封件,以防止磁体接触井下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线响应于通过导电杆传输到第一线的交流电而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进一步包括信号发生器,以产生交流电并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与第一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密封件包括位于空腔内的封装材料,以防止一条或多条额外的线、磁体、或信号发生器以及井下流体之间发生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封装材料从井下流体向出油管施加第一流体压力,以平衡出油管内井下流体的第二流体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进一步包括保持第二磁体的第二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密封件包括封装材料以防止第一和第二磁体或信号发生器和井下流体之间发生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密封件进一步包括柔性罩以防止井下流体和封装材料之间的接触且从井下流体对封装材料施加流体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进一步包括延伸于第一和第二空腔之间穿过出油管的第一和第二孔,以保持住第一和第二导电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密封件包括机械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磁体以及壳体的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导电杆响应于第一线上增加的张力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导电杆在多个点处被紧固到至少一个壳体或出油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与壳体机械地连接,且通过陶瓷或玻璃密封件与壳体电绝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出油管包括第一和第二导电管道,它们相互机械地连接并彼此绝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管道通过弹性件机械地连接,以对第一弦施加大体上不变的拉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管道通过非导电管道相互机械地连接并彼此电绝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磁体包括电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第一导电杆为悬臂式杆。
19.一种振动弦粘度计,包括:
信号发生器;以及
壳体,其包括第一出油管和流体连接到第一出油管的空腔,其中可移除传感器块被插入到所述空腔中,可移除传感器块包括:
第二出油管,当其被插入空腔时,大体上与第一出油管对齐;
跨过出油管产生磁场的磁体;
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以将导电线保持在第二出油管内;以及
第一和第二信号线,以将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中相应的一个电连接到信号发生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动弦粘度计壳体,其中壳体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紧固件,以将第一和第二信号线机械地固紧至壳体。
21.一种振动弦粘度计,包括:
金属壳体,其包括空腔和与空腔流体地分离的出油管;
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与金属壳体电绝缘,并从空腔延伸到出油管;
在第一和第二导电杆之间保持拉伸的导电线,响应于电信号发生振动;
位于空腔内并平行于导电线延伸的磁体;
通过至少空腔与第一和第二导电杆电连接的分析器,以根据导电线的振动确定粘度;以及
用于填充空腔的封装材料,以将空腔与出油管以及环绕金属壳体的井下流体进行流体地分离。
22.一种振动弦粘度计,包括:
包括出油管的壳体,以使得井下流体流动通过出油管;
在出油管内响应于交流电进行振动的线;
连接到壳体的罩;
第一和第二导电杆,在出油管中将线保持拉伸,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杆在壳体和罩之间气密密封;以及
与第一和第二导电杆电连接的分析器,以测量线上的反向电压从而确定井下流体的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9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全息片
- 下一篇: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