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瓦精镗内径削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6913.8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贺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汽车轴瓦厂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瓦 内径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精镗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瓦精镗内径削薄工艺。
背景技术
镗削主要是用镗刀对工件已有的预制孔进行镗削的机床。通常,镗刀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孔或一次定位完成多个孔的精加工,此外还可以从事与孔精加工有关的其他加工面的加工。使用不同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削、铣削、切它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高于钻床。镗床是大型箱体零件加工的主要设备。螺纹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
发动机轴瓦是由钢背和内表面的耐磨合金双合金材料经机加工精密制造而成,按发动机高转速和耐摩擦的设计要求,轴瓦内径表面二侧上端其壁厚必须削薄0.03-0.05mm,且削薄长度在8-12mm。
目前国内轴瓦生产厂所采用的传统工艺是以调整轴瓦底模上端的微量变形来削薄,但其削薄长度无法保证,一股都超过3-6mm,从而影响二侧20°范围的壁厚精度。
国内也有采用轴瓦内径拉削工艺的,就是在专用拉床上涌多片刀组合拉削,其生产效率很高,质量也能保证。单一轴瓦品种,大批量的非常适合,但专用机床投资大,组合刀具技术要求高,价贵,专用性强,不适合中小批量,多机型轴瓦的生产,推广有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瓦精镗内径削薄工艺,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瓦精镗内径削薄工艺,发动机轴瓦是由钢背和内表面的耐磨合金双合金材料经机加工精密制造而成,将机床主轴箱镗刀杆上翘1.3~1.5度,镗刀杆上从左到右依次固定1号刀和2号刀,2号刀切削内表面壁厚H,1号刀切削内表面壁厚
所述的1号刀和2号刀在内表面壁上的切削长度为8-12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6个月批量生产后验证,轴瓦质量良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厚壁轴瓦的加工难题迎刃而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精镗加工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精镗加工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轴瓦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轴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发动机轴瓦是由钢背4和内表面5的耐磨合金双合金材料经机加工精密制造而成,按发动机高转速和耐摩擦的设计要求,轴瓦内径表面二侧上端其壁厚必须削薄0.03-0.05mm,且削薄长度在8-12mm,按轴瓦的技术要求其壁厚H于上口削薄部位 必须同次镗削完成,否则削薄部位的质量就不合格,必然出现不规则的波纹曲线。为此本公司就设计改造精镗轴瓦内径的专用机床,将机床主轴箱由水平状态改为镗刀杆上翘1.3~1.5度,刀杆上由单一镗刀改为双镗刀,这双刀问就形成不同的切削中心,1#刀切削 2#刀切削壁厚H,达到壁厚H和 一次切削完成。1#和2#的间距L按不同机型轴瓦的技术要求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汽车轴瓦厂,未经宁波市汽车轴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