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6043.4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龙;黄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罗莱迪思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led 灯具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包括设于灯具内部的解码模块、LED驱动部分及用于向灯具统一编写址的编址器,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一个并联/串联转换单元,并联/串联转换单元与解码模块相连,所有LED灯具在非编写地址码时及在正常接受DMX512信号发生器发过来的数据时灯具的输入RS485总线和输出RS485总线是并联连接关系,即每个灯具都通过输入RS485总线和输出RS485总线并联在公用RS485总线上与DMX512信号发生器进行数据通信,当编址器对灯具编写地址码时,解码模块控制并联/串联转换单元使灯具中并联的输入和输出RS485总线变成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模块由输入RS485电平转换接口、微处理器MCU、输出RS485电平转换接口组成,输入RS485总线与输入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差分信号端(A、B)连接,输入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数据输出端R通过连接线和微处理器MCU的数据信号接收端RXD相连,微处理器MCU通过I/O口与输出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数据接收/发送使能端RE/DE相连,微处理器MCU的数据信号发送端TXD通过连接线与输出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数据输入端D相连,通过输出RS485电平转换接口变为差分信号经差分信号端A、B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联/串联转换单元是继电器,输出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差分信号端A、B通过连接线与继电器的动触点③连接;输入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差分信号端A、B通过连接线与继电器的动触点①相连,继电器的常闭静触点②直接与输出RS485总线引线端相连,继电器线圈没得电时,触点①和②是常闭状态,输入RS485总线端口和输出RS485总线端口之间是一条通过继电器触点的信号线;灯具解码模块的MCU执行命令将继电器得电后触点①和②断开,触点②和③导通,灯具中并联的输入和输出RS485总线变成串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址器包括微处理器MCU、显示模块、功能按键、RS485电平转换接口,MCU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显示模块、功能按键相连接,MCU通过其内部的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与RS485电平转换接口的数据输入端D相连接,通过内接口芯片转换,变为差分信号经差分信号端A、B输出,当对灯具编写地址码时,编址器的RS485电平转换接口经差分信号端A、B与公用RS485总线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LED灯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编址器所带的一条支路上可通过信号中继放大器连接170个灯具。
6.一种智能型LED灯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编写地址码时及在正常接受DMX512信号发生器发过来的数据时,将所有LED灯具的输入RS485总线和输出RS485总线并联连接在公用RS485总线上与DMX512信号发生器进行数据通信,灯具在编写地址码时,首先编址器的MCU发送编址命令码,所有灯具内部的MCU都收到了编址命令码,此时灯具内部的MCU执行命令控制灯具中并联的输入和输出RS485总线变成串联;编址器的MCU发送地址码给挂在总线上第一个灯具,当第一个灯具收到地址码后,灯具内部的MCU将前一个地址码自加1后发送给第二灯具的MCU,以此类推第三个灯具,直至最后一个灯具,当所有的灯具编好自己的地址后,灯具又都是占用总线并行通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型LED灯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灯具内部的MCU执行命令控制一继电器,使继电器线圈没得电时,输入RS485总线端口和输出RS485总线端口之间是一条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信号线;并控制继电器得电后并联的输入和输出RS485总线变成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罗莱迪思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罗莱迪思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0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