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压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802.1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家辉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压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多功能压力机,涉及的是压力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行程可调,集机械和液压系统溶合为一体的压力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材加工成型的领域内,冲压设备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的冲压设备,大体分为二大类:1、机械传动的冲压设备约占冲压设备的80%,大致分为磨擦压力机、刚性压力机二大类,完成落料、冲孔、拉伸等工作。2、非机械传动分为三类:包括液压、气压、水压等实现拉伸、压延、保压、整形等工艺过程。两者之间无法通用,都具有局限性。而且,这两大类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冲压空载行程和负载行程所消耗的能量基本相同,这样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加上安全装置安全性能较差,单我国就约有10万工人人身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对现有的压力机加以改进,设计一种行程可调,集机械和液压系统溶合为一体,具有安全装置的多功能压力机。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工作台面、导向模架、导柱、主缸活塞、主缸缸体、主缸活塞连接杆、机架上横梁、副缸连接件、副缸缸体、副缸活塞杆、双缸连接件在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机设在机架内,机架上的上横梁下端固定有副缸连接件,副缸连接件另一端固定有副缸缸体,副缸缸体内的副缸活塞杆通过双缸连接件与主缸活塞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塞连接杆穿过主缸缸体与主缸活塞固定连接,主缸活塞活络固定在主缸缸体内,主缸缸体下端开有供主缸活塞进出的腔口,主缸活塞下端与导向模架上端固定连接,设有的导柱固定在导向模架两侧,导柱的上部穿过导向模架。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首先是克服了上述缺陷,由于采用分段工作的原理,在压力机空驶行程范围以及回程过程中,采用快速传动的机构,使压力机在空驶行程范围以及回程过程中快速运行;在冲压、落料、拉伸的不同工作岗位时,可以根据工作岗位设定冲压力,形成公称力行程,一方面通过在压力机空驶行程范围以及回程过程中,采用快速传动,压缩了整个行程的时间,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冲压的工作效率,在连续冲压的工作中尤为明显;运行中的噪音小,维修方便;再加上安全装置采用多处控制的相互制约,有效保证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工作台面、3-导向模架、4-导柱、5-主缸活塞、6-主缸缸体、6-1-腔口、7-主缸活塞连接杆、8-上横梁、9-副缸连接件、10-副缸缸体、11-副缸活塞杆、12-双缸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机采用程序控制,设在机架1内,机架1上的上横梁8下端固定有副缸连接件9,副缸连接件9另一端固定有副缸缸体10,副缸缸体10内的副缸活塞杆11通过双缸连接件12与主缸活塞连接杆7固定连接,活塞连接杆7穿过主缸缸体6与主缸活塞5固定连接,主缸活塞5活络固定在主缸缸体6内,主缸缸体6下端开有供主缸活塞5的进出的腔口6-1,主缸活塞5下端与导向模架3上端固定连接,设有的导柱4固定在导向模架3两侧,导柱4的上部穿过导向模架3。
见附图1,整机采用程序控制,设在机架1内,当压力机需要进行冲压时,导向模架3中间固定上模,工作台面2上固定下模。在进行冲压工作时,液压控制启动,副缸活塞杆11下行,通过主缸活塞连接杆7推动主缸活塞5伸出主缸缸体6的腔口6-1,主缸缸体6与主缸活塞5之间充满无压力的液压油,主缸活塞5沿着导柱4推动导向模架3向下运动,当主缸活塞5到达设定的工作行程位置时,关闭无压力液压油油路关闭,设定工作压力的压力油从另外方向进入,进行增压,同时主缸活塞5继续下行,上模进入冲压工作过程时,主缸缸体6内的液压油达到设定的峰值,对材料进行冲压,冲压工作完成后,压力油的油路关闭,无压力液压油油路开启,主缸缸体6与主缸活塞5之间液压油卸压,在液压系统控制下,副缸活塞杆11上行,通过主缸活塞连接杆7带动主缸活塞5上行,排出无压力液压油,主缸活塞5收入主缸缸体6的腔口6-1内,上行程完成后,上模达到最高点。进入下一次工作位置。
通过设定油压、时间、冲压速度实现冲压、拉伸、压延、保压、整形等多种工作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辉,未经刘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发电系统
- 下一篇: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