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寒聚氯乙烯塑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3201.0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523;C08K3/04;C08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寒 聚氯乙烯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寒聚氯乙烯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目前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聚氯乙烯是聚酰胺树脂,目前应用最多的几种工程塑料之一,他的酰胺基团具有极性,在他的结构中具有结构牢固的氢键,使得聚氯乙烯的熔点较高,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这些综合特点是其他塑料所不具备的。但是纯聚氯乙烯的冲击强度较低,在较低环境温度时这个缺点更加突出。因此,展开了对聚氯乙烯进行复合抗冲击改性的研究。耐寒增韧聚氯乙烯因保持树脂固有的特性,而冲击强度提高十到数十倍,可以在极低温度下仍然保有良好韧性,甚至可以达到摔不烂砸不碎的程度,可以使得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生产制造有缺口或锐角的制件,或是需要能够耐受极低温度仍保持良好韧性,以及替代金属以减轻重量又提高性能和寿命的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由聚氯乙烯制作的塑料虽然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耐寒且坚韧的特点,但是程度上还不够完善,如再低点的温度,许多塑料都会存在易裂的现象。另外,一些由尼龙6国外大公司的相关产品价格奇高,而国内厂家的产品又存在牺牲了尼龙6本身的某项优点,或是由于工艺或技术不够充分导致产品品质稳定性控制不好,不能规模生产使用,本技术发明就是为了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耐受极低温度仍保持良好韧性的耐寒聚氯乙烯塑料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耐寒聚氯乙烯塑料,是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聚氯乙烯:58.5-85%,耐寒剂:3-30%;耐冲击改性剂:3-25%,磷酸三甲酚酯:0.3-1.8%;发泡剂:0.5-3.8%;发光剂:0.8-3.8%;香脂:0.6-8.0%;活性炭:0.3-5.5%。
一种制备耐寒聚氯乙烯塑料的方法:首先将含有聚氯乙烯、耐寒剂、耐冲击改性剂、磷酸三甲酚酯、发泡剂、发光剂、香脂的混合物加热至不低于聚酯熔点的温度下,以制备具有40克/10分钟或更低的熔体流动速率和30-150%溶胀的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树脂,然后在发泡剂的帮助下将所述的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进行热发泡,即可得到50%的聚氯乙烯的盐水溶液,再用活性炭进行过滤除杂,进行饱和,并且将聚氯乙烯的饱和溶液设置在70-80T热风循环干燥4小时,最后置于专用螺杆、带单独温控射咀的注塑机内,并将注塑机内的温度设置为100摄氏度,注塑时间为3小时即可制得耐寒聚氯乙烯塑料。
本发明的一种耐寒聚氯乙烯塑料的优点:通过几种一定比例的试剂的添加,使得由聚氯乙烯制作的塑料能够在零下四十度低温的状态下,不会断裂,具有超强的耐寒性能与坚韧性能,且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且原材料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的耐寒聚氯乙烯塑料原料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耐寒聚氯乙烯塑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聚氯乙烯:70.8%,耐寒剂:10%;耐冲击改性剂:8.5%,磷酸三甲酚酯:0.8%;发泡剂:0.9%;发光剂:1.7%;香脂:5.2%;活性炭:2.1%。
以下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
首先将含有聚氯乙烯、耐寒剂、耐冲击改性剂、磷酸三甲酚酯、发泡剂、发光剂、香脂的混合物加热至不低于聚酯熔点的温度下,以制备具有40克/10分钟或更低的熔体流动速率和30-150%溶胀的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树脂,然后在发泡剂的帮助下将所述的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进行热发泡,即可得到50%的聚氯乙烯的盐水溶液,再用活性炭进行过滤除杂,进行饱和,并且将聚氯乙烯的饱和溶液设置在70-80T热风循环干燥4小时,最后置于专用螺杆、带单独温控射咀的注塑机内,并将注塑机内的温度设置为100摄氏度,注塑时间为3小时即可制得耐寒聚氯乙烯塑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鑫丰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浊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连杆液压疲劳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