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腔黏膜给药器、给药装置和给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0626.6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建;符冬;王双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黏膜 装置 药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药物施与,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腔黏膜给药器、给药装置和给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行业中,传统给药方式多是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包括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虽然方便,但口服给药时,药物多以扩散方式透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随着血液流动到达相应部位发挥作用,药物到达病变部位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容易受到胃肠道多种酶和酸碱度影响,并且小肠吸收也不完全,使药效出现迟缓和降低。所以,口服给药有时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注射给药,药物是从肌肉层慢慢进入血液,血管越丰富的部位药物吸收的就越快,因此较口服给药吸收快。但是,注射给药的副作用较口服给药大,比如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局部疼痛、潜在并发症、不良反应出现迅速等,还可造成儿童病人的恐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的不足,提供简便易行、迅速有效的鼻腔黏膜给药器、给药装置和给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腔黏膜给药器,包括接口端、喷雾端和连通所述接口端和所述喷雾端的挠性连接管,所述喷雾端的端头具有供药液在压力下雾化喷出的微孔,所述喷雾端上套有鼻塞,所述端头从所述鼻塞的前端露出。
优选地,所述接口端内设置有供注射器的端头适配插入的内圆锥插孔。
优选地,所述挠性连接管具有双腔道,其中一腔道输送药液,另一腔道放置有挠性加强芯条。
优选地,所述挠性加强芯条为不锈钢丝。
优选地,所述鼻塞为圆锥状。
优选地,所述鼻塞为硅橡胶海绵材料。
一种鼻腔黏膜给药装置,包括药液推送设备和前述的一种鼻腔黏膜给药器,所述药液推送设备的输液端连接所述鼻腔黏膜给药器的接口端。
优选地,所述药液推送设备为注射器。
一种鼻腔黏膜给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挠性连接管送入受药者鼻腔,使喷雾端上的鼻塞撑开鼻孔,喷雾端的端头处于给药部位;
b.将药液从接口端输入挠性连接管,经所述挠性连接管送至喷雾端;
c.进一步对药液施予压力,使其从所述喷雾端的微孔雾化喷出。
优选地,所述鼻塞为硅橡胶海绵材料,所述步骤a中,所述鼻塞撑开鼻孔的同时塞紧鼻孔以防药液流出。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器是经鼻腔给药,经过鼻黏膜吸收而发挥作用,达到全身治疗目的。人的鼻腔长度约12到15厘米,容积约15毫升,鼻粘膜的总表面积约为150平方厘米,鼻上皮细胞下有许多大而多孔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淋巴网,加之鼻鼻腔黏膜相对较大,这就使其成为较理想的黏膜给药途径。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药物在胃肠液中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小分子药物生物利用度接近静注,大分子药物高于口服。与注射给药相比,鼻腔黏膜给药使用方便,可自行用药,对机体损伤轻微或者无,患者依从性好,无纤毛毒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制剂适于长期给药,并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同时,也适用于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口服给药的患者。使用本发明对鼻腔给药,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非肽类药物的鼻腔吸收速度接近静注,与其使用方便的特点相结合,非常适于急救、自救、镇静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器一个实施例未带鼻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器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器一个实施例的鼻塞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器一个实施例带鼻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鼻腔黏膜给药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鼻腔黏膜给药器包括接口端1、连接管2、喷雾端3和鼻塞5,接口端1、连接管2和喷雾端3依次相连通,鼻塞5套在喷雾端3上。喷雾端3的端头6从鼻塞5的前端露出,端头6上有一个极细小的微孔A,通过该微孔可喷射出雾状药液D。
如图1所示,鼻腔黏膜给药器的中间部分是连接管2,其具有挠性而可弯曲,并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深入鼻腔内。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具有双腔道,其中一腔道B输送药液,另一腔道C放置有挠性加强芯条,更优选地,挠性连接管的双腔道平行设置。挠性加强芯条可以是一条不锈钢丝。挠性加强芯条增加了连接管的刚性和可定形性,同时自身还可以任意弯曲成不同形状,以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场刺激器及其冷却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治疗脚气水剂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