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壳锌锰干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8730.1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三七电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6 | 分类号: | H01M6/06;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壳锌锰 干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电子产品领域,涉及一种铁壳锌锰干电池产品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尤其是一种圆柱形铁壳干电池的结构和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形干电池使用广泛,但大部分产品的外壳为纸质结构或PVC塑料结构,纸质外壳的干电池在放电后,由于锌筒的腐蚀,进而腐蚀纸质外壳,容易出现漏液现象,会流出电解质腐蚀电子电器设备,对电子电器设备的损害较大,故现已较少使用。而PVC外壳结构的干电池有了较大的改进,但由于其厚度及密封工艺都不易掌握,在生产上质量不易控制。另外,纸质或PVC的材料刚性强度较差,在制造过程中常会出现皱纹等外观质量问题而产生较多次品,上述两种电池的外壳材料的缺陷不能满足电池使用和产品质量的需要。针对上述情况,市面上开发出了一种使用铁质作为电池外壳的干电池,其铁壳干电池的出现已大大减少了纸质或PVC塑料外壳结构的缺陷,但现有技术的铁壳干电池对电池电解液渗漏的缺陷仍然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依然存在在电解液渗漏的现状。
针对现有技术的纸质、PVC塑料、铁壳等干电池包装结构的缺陷,如何防止锌筒在放电消耗后电解液的释出的问题,已是干电池行业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铁壳锌锰干电池,该铁壳干电池的新型包装结构能够避免锌筒在放电后电解液的释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壳锌锰干电池,由一锌筒、锌筒底部铺设的下绝缘层、封盖锌筒顶部的上绝缘层、安装于锌筒内的碳棒、于锌筒容腔内填充包围碳棒的电解质、金属顶盖、金属底盖、铁壳组成,其中前述的锌筒与铁壳之间设有包裹锌筒的绝缘管,绝缘 管为一体式的管状结构,绝缘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密封衔接固定。碳棒的一端穿过上绝缘层与金属顶盖连接,另一端与下绝缘层连接。本发明的铁壳锌锰干电池用一体式的绝缘管包裹锌筒,绝缘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密封衔接固定,这样就防止了锌筒放电后电解质的释出,避免了电子电器设备的腐蚀;而且铁壳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绝缘,没有任何的接触连接,这样就防止了锌锰干电池漏电。
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前述的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为PVC塑料层,绝缘管为PVC塑料管。
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到上述铁壳锌锰干电池的安装方法,其安装工艺的步骤为:卷口锌筒电池—→套PVC塑料管—→放置金属底盖—→热收塑—→半成品电池—→套铁壳—→放置金属顶盖—→封口—→成品电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铁壳干电池相比现有技术的干电池,通过PVC塑料管套合锌筒,进一步提高铁壳电池的放漏性能,从而减薄铁壳电池锌筒壁厚,即减少用锌量,节约电池生产成本,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良好、使用寿命更长、产品外观更美观、能提高电池的质量和保存,使用期限、同时也提高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一次合格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铁壳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锌筒、2,下绝缘体、3,上绝缘层、4,碳棒、5,电解质、6,金属顶盖、7,金属底盖、8,铁壳、9,绝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铁壳锌锰干电池,由一锌筒1、锌筒底部铺设的下绝缘层2、封盖锌筒顶部的上绝缘层3、安装于锌筒内的碳棒4、于锌筒容腔内填充包围碳棒的电解质5、金属顶盖6、金属底盖7、铁壳8组成,碳棒的一端穿过上绝缘层与金属顶盖连接,另一端与下绝缘层连接,上绝缘层、下绝缘层为PVC塑料层;锌筒与铁壳之间设有包裹锌筒的绝缘管9,绝缘管为一体式管状结构PVC塑料管,绝缘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密封衔接固定。本实施例的铁壳锌锰干电池用一体式的 绝缘管包裹锌筒,绝缘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密封衔接固定,这样就防止了锌筒放电后电解质的释出,避免了电子电器设备的腐蚀;而且铁壳与金属顶盖和金属底盖绝缘,没有任何的接触连接,这样就防止了锌锰干电池漏电。
上述铁壳锌锰干电池的安装方法的步骤为:卷口锌筒电池—→套PVC塑料管—→放置金属底盖—→热收塑—→半成品电池—→套铁壳—→放置金属顶盖—→封口—→成品电池。放电时,外电路接通正极金属顶盖和负极金属底盖的底部,电流从碳棒到金属顶盖,通过外电路到铁壳底部,再到锌筒到电解质到碳棒,从而形成电流回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三七电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三七电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洞口模板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清扫口装置的圆柱钢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