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113.X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亮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背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背光是一种照明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增加在低光源环境中的照明度,常被用于液晶显示器上,比如手机的显示器,电脑的显示器,车载DVD的显示器等等。
目前在手机的背光电路设计中,通常背光驱动装置通过一根总线与手机的控制装置连接。手机的控制装置通过该总线发送控制指令给所述背光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控制背光驱动装置的输出电流大小,从而控制手机显示器的背光亮度。
现有的背光驱动装置对时序要求一般较严格,对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时间以及指令结束的低电平延迟时间都要明确要求。但是通过现有的控制系统,如果背光驱动装置在接收指令时,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如果发生中断或者任务切换,就会使背光驱动装置接收的信号在一个电平维持一个不可预知的时间,如果维持的时间超过指令的结束时间,背光驱动装置便认为接收指令已经结束,出现指令传输错误的情况,根据接收到的错误指令来控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这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显示器的背光不亮或亮度级别不正确的现象。而如果发送命令禁止控制装置的中断指令,就会出现手机死机的情况,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指令传输错误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控制背光亮度效果及能提高系统稳定性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通过单总线向背光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背光亮度,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调节背光亮度的控制指令;
获取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得到的反馈指令;
比较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是否等于所述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
当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不等于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时,再次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亮度控制装置,通过单总线向背光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背光亮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指令发送模块、指令获取模块和比较模块;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调节背光亮度的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再次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指令发送模块的控制指令得到的反馈指令;
比较控制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是否等于所述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当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不等于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时,则控制指令发送模块再次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亮度控制系统,包括通过单总线连接的控制装置和背光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向背光驱动装置发送调节背光亮度的控制指令,获取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得到的反馈指令,并比较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是否等于所述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且当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不等于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时,再次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背光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设置输出电流以调节背光亮度,并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反馈指令。
从本发明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比较所述控制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是否等于所述反馈指令的脉冲信号周期数,并在不准确时向背光驱动装置再次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由于在不准确时可以及时再次发送控制指令,因此背光驱动装置可以根据控制指令及时更新背光亮度,又由于发送两次控制指令的时间间隔极短,用户不易察觉,因此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且上述反馈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防止死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第三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系统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例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通过单总线向背光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背光亮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发送调节背光亮度的控制指令;
步骤S02,获取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得到的反馈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