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板楼盖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7051.2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雄;柴振岭;黄群贤;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3 | 分类号: | E04G23/0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板 楼盖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加固方法,具体是对石板楼盖的抗弯承载力和抗震性能进行加固的方法。本方法可应用于对抗弯承载能力不足或存在天然节理容易造成脆断的既有石板楼盖进行加固。
背景技术
东南沿海地区村镇存在大量石结构房屋,形成独特的民居文化。石板楼盖,作为该地区石结构房屋常用的楼盖形式,由于其抗弯承载力低且常存在天然裂隙,极易脆断,导致石结构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亟需进行加固。
虽然在福建省地方标准《石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严禁采用石板、跨度大于1.2m的石梁和独立料石柱作为承载构件”,而石楼盖在规范规定前已经大量存在,甚至迄今福建沿海村镇仍在使用,其安全性问题急需解决。迄今尚未见任何有关石板楼盖受弯性能及其加固方法研究的报道。因此,急需发明相关加固技术方法,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满足东南沿海量大面广的村镇石结构楼盖加固改造之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效果优越、适用性强、经济性好的石板楼盖加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石板楼盖加固方法,先通过连接件把钢筋网片贴合安装在待加固的石板楼盖底面,然后在贴合安装有钢筋网片的石板楼盖底面涂刷水泥净浆,再在此水泥净浆和钢筋网片上涂刷强度不低于25MPa的改性水泥砂浆,形成由钢筋网片、水泥净浆涂层和改性水泥砂浆加固层构成的复合加固层。
上述改性水泥砂浆主要由重量比例为1∶2.0-2.5∶0.45-0.5的水泥、砂和水拌合而成,并在拌合时加入水泥重量1‰~5‰的纤维素醚,以提高其抗垂挂性能和与石材的粘结性能,便于在石板楼盖底面倒挂涂抹。
上述钢筋网片由纵横交错焊接在一起的构造钢筋和受力钢筋构成,其中,受力钢筋采用直径为5mm-8mm的HRB335以上钢筋,构造钢筋采用直径为4mm的冷拉钢筋,且备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大于150mm,各构造钢筋的间距不大于300mm。
上述连接件为U形钢筋连接件或膨胀螺栓式连接件,起固定钢筋网片和界面剪力键的作用。
上述复合加固层的厚度为30mm-50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石板楼盖受弯时上部承受压应力,而下部承受拉应力,本发明方法通过在石板楼盖的下部设置复合加固层,此复合加固层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抵抗石板楼盖下部拉应力;(2)石板楼盖由石条板铺设而成,整体性较差,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其底部整体加固钢筋网和改性水泥砂浆层,不仅有效提高了抗弯承载力,也大大改善了石板楼盖的抗震整体性;(3)由于钢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加固后的石板楼盖不会发生突然脆断的危险,延展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了在地震和冲击荷载下抗垮塌的能力;(4)达到极限承载力前有明显的裂缝发展过程,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安全性进一步提高;(5)本发明方法中采用的改性水泥砂浆不仅与天然石材界面具有良好粘结性能,而且能够满足石板底部加固时倒挂施工的抗垂挂性要求;(6)本发明方法中的复合加固层价格低廉,适合于村镇石结构加固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复合加固层使用于石板楼盖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钢筋网片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石板楼盖加固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钢筋网片1由纵横交错焊接在一起的构造钢筋11和受力钢筋12构成(如图2所示),受力钢筋12(沿石条板长度方向)宜通长,构造钢筋11可分段制作,以方便安装固定。其中,受力钢筋12采用直径为5mm-8mm的HRB335及以上钢筋,构造钢筋11采用直径为4mm的冷拉钢筋,且各受力钢筋12的间距不大于150mm,各构造钢筋11的间距不大于300mm。所需的受力钢筋12面积根据楼面受力和加固石楼盖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