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6412.1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玄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0 | 分类号: | G02B6/10;G02B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光线 直线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是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圆柱体光密介质和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组成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进行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缩聚镜分为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和折射、反射缩聚镜两种。
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是以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申请号:201010028057.4),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聚光方法(申请号:201010134349.6),折射、反射缩聚镜(申请号:201010028058.9),折射、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聚光方法(申请号:201010134358.5)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圆柱体光密介质和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为主体,提供一种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
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入射端包括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入射面,且对圆柱体光密介质的侧面进行区别。
本发明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包括:光密介质、光疏介质、非光学介质,其特征在于:通过光学介质直线部分、光线传输缩聚部分、光学介质接口部分构成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光学介质直线部分由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构成,传输光线的方式是以全反射方式传输,光学介质直线部分的光密介质是圆柱体光密介质,光学介质直线部分的光疏介质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真空,第二种是空气;光线传输缩聚部分起到缩聚光线和调整光线方向的作用,光线传输缩聚部分是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分为两种结构,第一种是以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第二种是以折射、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光学介质接口部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圆柱体光密介质的两端,第二种是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的上、下表面;光学介质接口之间的连接方法是:一个圆柱体光密介质和一个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连接成最基本的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连接成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光学介质通道;圆柱体光密介质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圆柱体光密介质的两端均可作为光线的入射端和光线的出射端,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入射端与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的光线出射面连接,两个接口平面的中心对称轴重合,两个接口平面完全接触,达到一体化的效果,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的光线出射面小于且不超出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入射端;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出射端与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的光线入射面连接,两个接口平面的中心对称轴重合,两个接口平面完全接触,达到一体化的效果,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光线入射端小于且不超出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缩聚功能单元的光线出射面;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对光线传输具有单向性,单向性传输光线的特征是由缩聚镜的单向缩聚光线的功能决定的;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的长度主要由圆柱体光密介质的长度决定,圆柱体光密介质的自身重力造成圆柱体光密介质出现弯曲现象,圆柱体光密介质的长度与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弯曲程度成正比,会造成圆柱体光密介质两端的接口平面发生角度偏移,为了保证圆柱体光密介质两端接口连接的误差不会造成光线逃逸,圆柱体光密介质的弯曲程度在可以忽略的程度,且圆柱体光密介质弯曲不会造成与非光学介质接触,圆柱体光密介质自身的重量不会造成圆柱体光密介质折断。
本发明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产生非光线环形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单位元需要固定和密封,固定光学介质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光学介质直线部分、光线传输缩聚部分的位置,第二部分是密封光学介质直线部分、光线传输缩聚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安装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热水器水位水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