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有USB插头的存储卡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3236.6 | 申请日: | 201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usb 插头 存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卡,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集成有USB插头的存储卡。
背景技术:
存储卡,是用于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脑、MP3和其他数码产品上的独立存储介质,一般是卡片的形态,故统称为“存储卡”,又称为“数码存储卡”、“数字存储卡”、“储存卡”等。存储卡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同时,由于大多数存储卡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在不同的数码产品之间交换数据。近年来,随着数码产品的不断发展,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不断得到提升,应用也快速普及。
常见的存储卡由如下几种:
CF卡(Compact Flash)
MMC卡系列(MultiMedia Card)
1、MMC
2、RS-MMC
3、MMC PLUS
4、MMC moboile
5、MMC micro
SD卡系列(Secure Digital)
1、SD卡
2、miniSD
3、microSD
4、T-Flash卡
记忆棒系列(Memory Stick)
XD图像卡(xD Picture Card)
SM(Smart Media)卡
CF卡是目前市场上历史悠久的存储卡之一,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这些CF卡都是CF卡的优点,缺点则是体积较大。
MMC卡系列(MultiMedia Card)
1、MMC
由于传统的CF卡体积较大,所以Infineon和SanDisk公司在1997年共同推MMC卡出了一种全新的存储卡产品MultiMedia Card卡(简称MMC卡)。MMC卡的尺寸为32mm×24mm×1.4mm,采用7针的接口,没有读写保护开关。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例如西门子MP3、手机6688)、和一些PDA产品上。
2、RS-MMC
它是MMC协会在2002年推出的一种专为手机等多媒体产品而设计的存储卡。RS-MMC比MMC小巧许多,它可以配合专用的适配器而转换成标准的MMC卡使用。
3、MMC PLUS
2004年9月,MMC协会又推出了MMC PLUS和MMC moboile。MMC PLUS卡尺寸与普通MMC卡相同,具有更快的读取速度。目前,一些厂商业也推出了低电压的MMC PLUS。
4、MMC moboile
为了获得更好的节电性能,MMC协会推出了既能在低电压下工作又能兼容原有RS-MMC的存储卡--MMC moboile,它能在1.65~1.95V和2.7~3.6V电压两种模式下工作,理论传输速度最高可达52MB/s。被称之为双电压RS-MMC。MMC moboile与RS-MMC卡的尺寸大小完全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MMC moboile具有13个金手指。
5、MMC micro
相比microSD卡,MMC micro的体积略大一些,为12mm×14mm×1.1mm。与MMC moboile一样都支持双电压,适用于对尺寸和电池续航能力要求很高的手机以及其他手持便携式设备。
SD卡系列(Secure Digital)
1、SD卡
Secure Digital卡简称SD卡,从字面理解,此卡就是安全卡,它比CF卡以及早期的SM卡在安全性能方面更加出色。是由日本的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存储卡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密功能,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SD卡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可看作MMC的升级。两者的外形和工作方式都相同,只是MMC卡的厚度稍微要薄一些,但是使用SD卡设备的机器都可以使用MMC卡。其外形尺寸为32mm×24mm×2.1mm。
2、miniSD
SD卡对于手机等小型数码产品而略显臃肿,同时也为了追赶Duo以及Xd,SD卡阵营发表了比原来更小的存储卡,名为“miniSD”。其外形尺寸为20mm×21.5mm×1.4mm,封装面积是原来SD卡的44%、体积是原来SD卡的63%,具有11个金手指(SD卡只有9个)。通过转接卡也可以当作SD卡使用。该卡在多普达、松下等手机上有广泛的使用。
3、microS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3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