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1173.0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fdm 天线 映射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能够很好的克服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并且频谱效率高。现有OFDM发射系统中,采用时域循环分集传输方式进行分集传输带来的增益对于接收端的移动台来说是不稳定的,时域循环时延分集发射会随着发射天线数量的增加,循环时延差加大,信道在频域波动的速度加快而导致调节性能降低。
技术人员采用频域分组的多天线映射方法进行分集传输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信道频域波动的问题,该多天线映射方法为:首先将子载波映射的数据分成N个数据组;然后,分别将每个数据组的子载波数据分别通过不同的天线发射出去。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明人发现,采用频域分组的方式进行分集传输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基站各天线和移动台各天线之间的信道不同,子载波数据分组交接点的信道在频域存在突变,移动台接收基站信号时,要进行信号功率估计和信道衰落估计,通常会假设临近子载波的信道衰落近似相同,因此会认为交接处的子载波数据信道衰落近似相同,但是交接处的子载波数据的信道存在突变,利用频域相邻导频子载波信号进行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估计会产生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信道突变的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和装置。
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包括:
将连续子载波映射后的子载波数据分配为N个数据组,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每个数据组与相邻数据组在分组交接处有部分被重复分配的子载波数据;
对所述N个数据组中的子载波数据分别进行幅度加权,并且使得每个数据组与相邻数据组中被重复分配的子载波数据的权值变化连续;
将加权后的N个数据组分别通过N根对应的天线发射出去。
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将连续子载波映射后的子载波数据分配为N个数据组,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每个数据组与相邻数据组在分组交接处有部分被重复被分配的子载波数据;
加权模块,用于对所述N个数据组分别进行幅度加权,并且使得每个数据组与相邻数据组中被重复分配的子载波数据的权值变化连续;
发射模块,用于将加权后的N个数据组分别通过N根天线发射出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子载波映射后的数据分配为N个数据组,每相邻两个数据组中都重复分配部分子载波数据,将经过幅度加权后的N个数据组通过N根天线发射出去。通过在连续子载波数据分组交接处重复分配部分数据,经过加权使得分组交接处重复分配的子载波数据在发射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权值变化连续,从而减少了子载波数据分组交接处的信道在频域上的突变,接收端利用相邻子载波导频信号进行加权平均插值估计信号衰落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是经过线性加权后的四个数据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OFDM多天线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应用场景多载波多天线的OFDM信号发送示意图;
图7是本应用场景分配子载波映射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8是经过线性加权后的两个数据组的示意图;
图9是经过余弦滤波加权后的两个数据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应用场景天线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1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网络播放器
- 下一篇:防毒可携式储存装置及其防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