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电线自动剥离并分线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9030.6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廷;王庆年;杜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电线 自动 剥离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电线的包裹层和金属芯的剥离和分离的方法和设备,适用于将废旧电线电缆的包裹层与金属芯剥离及分离。
背景技术
废旧电线和电缆的资源回收对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均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线径较粗的常用自动剥线机来实现包裹层和金属芯的剥离。因此,剥线机是一种在废旧电线电缆的回收处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它是采用剖切式操作,工作原理是将单根规整的电线导入送线孔,利用转动的刀刃或固定的刀刃沿电线轴线方向将包裹层剖切开,以此实现塑料包裹层与金属芯的剥离。但是,目前剥线机尚不具备自动分线功能,剥离后的塑料包裹层与金属芯仍紧密地连在一起,需借助手工作业实现二者的完全分离,操作麻烦,效率低。因此,开发能够将塑料包裹层与金属芯自动分离的方法和装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剖切的电线的包裹层和金属芯自动分离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电线电缆经剥线机剖切后包裹层与金属芯自动分离,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剥线机自动分线的方法是,单根电线或电缆经过剖切机构在轴线方向将包裹层剖切后,再进一步通过径向的挤压使包裹层与金属芯分离。
本发明的一种剥线机自动分线的装置,至少由进线机构,剖切机构与自动分线机构,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组成。在剖切机构后安装有上下排列的具有齿纹或光滑的两个能够旋转的压辊,被剖切机构剖切的电线从所述的两个压辊中间穿过,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可调节。
所述的两个压辊在轴向不同段具有不同的外圆直径。
单根电线或电缆经过剖切机构在轴线方向将包裹层剖切后,再进一步通过径向的挤压使包裹层与金属芯分离。这样通过剖切,处于外层的包裹层已有裂缝,但还没有与金属芯脱离,通过后续的径向挤压,使其包裹层与金属芯脱离,实现两者的分离。
通过在剖切机构后安装的两个压辊的作用,使包裹层与金属芯达到自动分离,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手工分离的成本。
本发明的进线孔或进线槽可以提供进线的位置和线径大小的参考,即根据所要处理的废电线的直径大小,将其插入与之相近的进线孔,这样既选择了与之配套的后续的剖切刀和压线辊的大小,又确定了其位置。旋转的进线辊提供导入电线的动力。剖切机构由刀片形成、当采用旋转刀时,可以是上下旋转刀的轴线在同一垂直线上,也可以是前后错位布置。具体而言,电线由进线口进入,压轮拉动电线穿过上下轴,此时位于上下轴上的刀片沿电线轴线方向将塑料包裹层剖割,但塑料包裹层与金属芯仍紧密地靠在一起,电线继续移动至自动分线机构,在压辊的作用下使包裹外层与金属芯达到自动分离。
所述的自动分线机构的两个压辊在轴向不同段具有不同的外圆直径,以适应不同的线径,由一台装置能够处理不同线径的电线或电缆。
前述单根线不仅指金属芯为单根,也包括金属芯是很多根金属丝形成,还包括外层包裹层内还包含有多股具有塑胶包裹着金属芯的电线。当外层包裹层内包含有多股具有塑胶包裹着金属芯的电线时,可以在一次通过剥线机将最外层的包裹层剥离后,再对多股线的单股进行再一次的剥线,或对较细的线则可采用切碎后分离的方式进一步分离得到金属。
采用上述结构后,剥线机不仅完成了对废旧电线的剥皮,而且完全实现了包裹层与金属芯的分离,实现自动化操作,操作速度快,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剥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废电线通过剥线机的过程示意图。
图3 为沿轴向不同段的不同外圆直径的圆辊示意图。
图4为剥线机的圆孔和剖切刀之间安装有带齿纹的旋转压辊带动电线向内移动进行剖切的示意图。
图5 为上下配置的剖切刀为两个定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线圆孔;1a,1b,1c分别为不同内径的进线孔;2为废电线;3为旋转剖切刀; 4为分离压线辊;4a,4b,4c分别为分离压线辊的不同外圆直径段;5为废电线的包裹外层;6为金属芯;7为支架;8为电动机;9为传动机构;10为调节辊间距离的调节机构;11为进线旋转压辊;12为固定式剖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9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背光的键盘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电力光纤复合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