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7838.0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柴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德国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N30/12;C10N30/06;C10N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061600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性能 高温 咬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中耐高温物质,具体说是一种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所述抗咬合剂用于防止高温下金属零部件紧固部位咬合、提高润滑油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化工、石化、化肥、冶金、火电、轮船、矿山、汽车制造等行业,高温重负荷设备的安装、检修运行中,螺栓、阀杆、螺杆、链条、齿轮、钢缆等的防咬合润滑主要使用钙基脂、锂基脂、凡士林等普通润滑脂,这些润滑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还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但如遇高温就会挥发和结焦失去应有的润滑作用,而造成静态螺栓紧固件咬合;动态的齿轮、钢缆、链条等磨损。
咬合的螺栓紧固件在检修中无法拆卸只能割掉,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加大工作量,更有甚者在一些特殊场合,动火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还会缩短动态的齿轮、钢缆、链条等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其即能防止高温静态条件下螺栓紧固件的咬合、锈死和腐蚀;又能很好的润滑动态零部件,在检修时螺栓拆卸自如,省时省力;还可对动态的设备零部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包括固体料35%、液体料65%,其中:
所述固体料中,32~34%为细度5000目的石墨,37~39%为细度10000目的石墨,28~30%为细度1250目的氮化硼;
所述液体料中,70~75%为聚异丁烯,25~30%为二甲基硅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体料中,33%为细度5000目的石墨,38%为细度10000目的石墨,29%为细度1250目的氮化硼;
所述液体料中,75%为聚异丁烯,25%为二甲基硅油。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其即能防止高温静态条件下螺栓紧固件的咬合、锈死和腐蚀;又能很好的润滑动态零部件,在检修时螺栓拆卸自如,省时省力;还可对动态的设备零部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高温设备紧固螺栓烧结的原因是:高温设备运行时,螺杆首先受热体积膨胀,但螺母的受热速度却低于螺杆,这样就出现了热膨胀量的差别——螺杆膨胀量大于螺母膨胀量,这就导致了螺杆和螺母的结合更加紧密,但这种没有保护隔离层的紧密结合并不能防止螺纹和空气中氧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在高温下更加迅速,高温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填充了螺纹全部间隙,使螺杆和螺母成为一个整体,这就会导致螺栓拆卸扭矩的加大甚至无法拆卸。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防止螺杆和螺母的充分接触和表面氧化物的形成。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按重量配比包括固体料35%、液体料65%,其中:
所述固体料中,32~34%为细度5000目的石墨,37~39%为细度10000目的石墨,28~30%为细度1250目的氮化硼;
所述液体料中,70~75%为聚异丁烯(PB1300),25~30%为二甲基硅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体料中,33%为细度5000目的石墨,38%为细度10000目的石墨,29%为细度1250目的氮化硼;
所述液体料中,75%为聚异丁烯,25%为二甲基硅油。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取5000目石墨330g,10000目石墨380g,1250目氮化硼290g,搅拌混合均匀形成固体料备用。
另取聚异丁烯(PB1300)750g,粘度为1000的二甲基硅油250g搅拌均匀形成液体料备用。
取混合好的固体料350g倒入650g液体料中混合均匀,搅拌研磨即得本品——复合型高性能高温抗咬合剂。本发明产品呈粘稠膏状。经测试,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本发明抗咬合原理:高性能抗咬合剂所选用的材料均具有较高的高温化学稳定性,氮化硼最高可稳定在3000℃(即氮化硼在3000℃下仍然保持稳定),石墨为高性能固体润滑材料,熔点为3300℃,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经过超细加工的石墨,耐温润滑效果更加明显。粘稠的聚异丁烯将粉末材料均匀粘附于螺纹表面形成耐高温的封闭隔离层,该隔离层长期对螺纹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了金属表面氧化物的形成,这样螺栓拆卸时就会更加轻松。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德国,未经柴德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7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端轿车顶篷的规模化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解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