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5781.0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朱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基层 医疗 脑血管 特征 信号 实时 感知 监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监护系统和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尤其涉及一种对人体心电图、脉象等生命特征信号进行检测、存储、分析及无线传输的远程监护系统,该监护系统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和院外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也日益关注。但是,由于饮食习惯及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对这些数量庞大的慢性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护、预防和治疗,是当前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这不是单纯依靠传统的中心医院加大投入就能奏效的,需要把传统的以中心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换成专家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以病人/家庭为中心、以乡村、社区医疗服务为单位的新的全民保健模式。“无线化”、“便携式”、“网络化”是大势所趋,例如用于心、肺音的听诊,脑电图、心电图识别的无线便携式设备,达到使医院减缓拥挤、降低开支,帮社区改善服务、加强内涵,让百姓便于就医、监护及时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以掌上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个人计算机作为操作平台,将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生命特征信号监护或诊断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若干机构已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但大多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
已有基本系统如图1所示由采集、移动通信集成模块,掌上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以及远程服务器等部分组成。采集、移动通信集成模块的检测传感器位于检测对象身上,与采集模块之间通过导联线连接。采集模块完成信号采集、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它与掌上计算机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协议连接,掌上计算机完成信号显示、数据储存、参数识别与分析以及与远程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数据通信等功能。其中该个人计算机主要用作患者自我掌控身体状况,而远程服务器主要用于并行数据的接收、存储,以供大型医疗机构的专家进行实验调用、分析之用。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一些心电生理特征监护的便携式终端,但它们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数据采集模块和分析处理模块采用电缆连接方式,患者只能在有电话或计算机的场合才能进行生命特征信号远程传输;
(2)缺乏网络连接和通讯功能,因而,社区医疗机构不能通过通信网络远程获得医院、专家医生的医疗指导;
(3)不能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因而难以利用日益普及的计算机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能保留数字化记录作为医疗证据,也不能被进一步深入分析以及输入健康信息系统建立电子病历;
(4)有的存储空间十分有限,因而,难以满足实践应用中对较长时间保存多条心电记录的需要;
(5)所提供的实时分析功能比较单一,也没有提供很好的历史数据回放、统计、报告等功能,难以满足医务人员对生命特征信号作全面、深入分析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掌上型移动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诸多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配套完善程度低的现状,以及普通家用患者监护无法及时得到专家的诊疗、指导。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通过网络互联的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服务器及调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集成为相对被监护者便携的可佩带终端,且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采集单元至少包括心电图电极,采集并通过其导联线传输用户的心电图数据;脉象传感器,用于采集一定量的与医生指觉特征对应的脉象时间序列波形的脉象数据,心电图电极与脉象传感器均输出连接至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具有依赖经验、根据信号采集模块所得数据模拟医生思维过程、获得疾病分类结果、并结合中西医理论给出处方药膳或休息/运动指导这类参考建议的智能化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其中所述可佩带终端的信号采集模块还包括心音传感器、血压计、酶电极传感器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采集单元。
进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其中可佩带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的智能化微处理器为具逻辑运算能力的单片计算机,所述单片计算机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及多通道模数转换器与信号采集模块各采集单元相连,且所述单片计算机的通信端口与无线通信模块信号相接。
更进一步地,前述面向基层医疗的心脑血管特征信号实时感知与监护系统,其中可佩带终端的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与单片计算机互联的存储模块以及与单片计算机输出相连的USB接口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所得数据同步到个人计算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5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