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压辊组件和使用它的轮胎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4788.0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明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B29D3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涂勇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组件 使用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压辊组件和使用它的轮胎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按压辊,其按压表面可以适应被按压物体的各种不平坦表面。
背景技术
当制造充气轮胎时,各种生橡胶条被卷绕在鼓上并且重叠。
例如,对通常的内衬而言,将相对较宽的橡胶条卷绕在鼓上而形成圆筒状,并且使该橡胶条的周端部分重叠接合。为了移除端部a1和a2之间、以及这种重叠部分(b)的附近(c)处的空气,如图6所示,利用按压辊(d)按压并沿重叠部分(b)滚动。用于此目的的按压辊被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P2003-145642A揭示,其中,按压辊具有由海绵材料制成的外层d2和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层d1。当被按压物体表面的不平坦程度较高时,这种按压辊(d)由于被按压物的表面不平坦而难于对被按压物的表面进行按压。结果,滞留空气可能残留下来。如果滞留空气过多,则缺陷轮胎的发生率会升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辊组件,其按压表面可以适应物体的各种不平坦表面,并且即使不平坦程度较高时也可有效移除滞留空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的按压辊组件用于移除重叠部分及其附近的滞留空气,从而改善缺陷轮胎的发生率。
根据本发明,按压辊组件包括:支撑轴;筒状弹性支撑体,该筒状弹性支撑体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以及分段辊,该分段辊安装在所述筒状弹性支撑体上,并且具有用于按压物体的按压面,该分段辊被沿辊子的轴向分割成多个辊子段,所述多个辊子段利用所述筒状弹性支撑体的弹性变形可彼此独立地沿辊子径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采用上述按压辊组件,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橡胶条卷绕在鼓上以形成橡胶条的重叠部分,从而形成轮胎的生橡胶组分;和
用按压辊组件按压所述重叠部分以确保橡胶条的粘合和滞留空气的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按压辊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按压辊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按压辊组件的分段辊的一种形态。
图4表示分段辊的另外一例及其形态。
图5是包括按压辊组件的轮胎成型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按压辊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按压辊组件5包括:支撑轴11;筒状弹性支撑体12,其安装在支撑轴11上;以及分段辊13,其安装在筒状弹性支撑体12上,并具有用于按压物体的按压面。按压辊组件5可旋转地支撑于辊子支架9。
支撑轴11具有主体20,该主体20具有恒定的直径,且其轴向宽度与上述按压面的轴向宽度W0大致相等。
本例中的支撑轴11为具有中心孔的筒状体,其中心孔的内周面由低摩擦轴承材料构成。轴10贯穿该中心孔,并且轴10的两端被固定支撑在辊子支架9的两片相对的板子之间,从而使支撑轴11可旋转地支撑于辊子支架9。
除了这种滑动轴承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轴承,例如配置在筒状支撑轴11与轴10之间的滚动轴承。
此外,作为支撑轴11的其它的实例,可以采用没有中心孔的支撑轴11即实心轴。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撑轴11的主体20的两端设有小径部,以使支撑轴1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辊子支架9的两片相对的板子上,该轴承设在小径部与辊子支架9的板子之间。
上述筒状弹性支撑体12为圆筒体,具有与按压面的轴向宽度W0大致相等的轴向宽度,并且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以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弹性变形。
筒状弹性支撑体12最好采用100%模量在7~10的范围内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采用天然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等。考虑到弹性、机械强度、成型精度等,最好采用聚氨酯橡胶。
在本例中,筒状弹性支撑体12与主体20结合以一起旋转。
分段辊13由沿辊子的轴向分割的多个辊子段14组成。每个辊子段14都是具有恒定的轴向宽度W1的薄且硬的圆形体(如图1所示)。
辊子段14紧密排列在两片圆盘状的侧板15之间,该侧板15固定配置在支撑轴11的主体20的两端。因此,辊子段14被限制成不能相对于支撑轴11沿辊子轴向移动。并且它还被限制成不能向轴向倾斜。但是,由于筒状弹性支撑体12的弹性变形,辊子段14可以彼此独立地沿径向或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辊子段14可以采用各种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但最好采用尼龙树脂,因为采用尼龙树脂的辊子段14之间的摩擦很小。
辊子段14的径向厚度T1(如图1所示)不小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路压力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双加热型温度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