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两轮双向轿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4433.1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于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雪松 |
主分类号: | B62D61/02 | 分类号: | B62D61/02;B60B19/14;B60G21/04;B62D7/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515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双向 轿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两轮轿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两轮摩托车或电动车与轿车相比,在部分性能上优势明显,比如:轻便灵巧,经济实惠,故障率低。但是缺点也是致命的,安全性,舒适性欠缺,骑行时要忍受风吹、雨淋,炎炎烈日或刺骨的寒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伤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保持两轮机动车或电动车原有优点的基础上,使两轮车获得稳定性,增加安全性,提高舒适性,创造一种替代现有两轮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交通工具,是本发明的出发点。
经检索在两轮车的技术领域,专利号为ZL200920080819.8和ZL99203171.0的“两轮轿车”,二者都想到了为两轮车安装类似轿车的驾驶舱,这确实能够改善两轮车的舒适性,但是对车的行走系统没有做出较大的改进,前者需用打开活动板将脚伸出的办法支撑车身的重量,后者则采用放下支撑轮的办法来维持车子的平衡,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是提高了舒适性的同时牺牲了安全性,在稳定性没有根本提高情况下如果安上一个驾驶舱,就会造成整车头重脚轻,反而会增加驾驶者操作的困难和不安全性,而采用在车身两侧增加支撑轮的做法,在车身倾斜、重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同样是很危险的,很多的交通事故是在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瞬间发生的,上述两种车很可能在很小的刮碰或轻微的撞击下使人来不及反应过来而发生翻倒,导致更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专利号为ZL 98209380.2名为“一种机动车”的专利较上述两个“两轮轿车”应该说有进步,它采用了球形轮,对两轮车的稳定性有提高,但是和本发明相比较起来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仅在车轮上有改进,其作用仅仅是延缓了机动车的翻车时间,也就是说车子还会倒;其附属权利要求和实施例中列举了很多种球形轮的应用,包括球形、椭圆球形、双半球形、双半椭圆球形等,但是严格的说,双半球形轮和双半椭圆球形轮实际上已经是两个轮子,分别有各自的轮毂和轮胎,无论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和另一个轮子的组合就构成了三轮车了,而三轮车采用球形轮和普通车轮没什么区别。说明书附图9和附图11可以算是球形两轮车,但是如果应用于实际,其问题就更多了,首先,两轮车转向时,车身都会倾斜,而单纯依靠球形轮是不能起到延缓摔倒的作用的,不知发明人是否做过实验,只要重心在车轴中心之上,同普通车轮就没什么区别,较为宽扁的类似橄榄球形状的椭圆形球体轮确实能起到延缓摔倒的作用,轮轴的长度大于轮的直径,但是在转弯时等于把车身而不是重心升高了,需要克服车身向下的重力,用力小了转不过弯来,用力大了车身倾斜角过大,位于两端的传动轴会发生拖地的现象,非常危险,因此,两轮车采用球形轮只有重心在车轴中心线之下才有作用,只有采用带凸缘的球形轮才能解决传动轴或车身拖地的问题。再有,其前轮的转向采用普通车轮的“前叉”,其减震如何解决,发明者也没给出答案,可见,专利号为ZL 98209380.2的发明很难具备实用性。
因此可以说,以前的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两轮车的稳定性的问题,不能解决两轮车的稳定性差这一根本性的问题,盲目追求安全性和舒适性,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球形两轮双向轿车,它将不倒翁的原理应用于两轮车,它采用直径相对较大的球形或椭圆球形车轮,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整车的重心降低至车轴中心以下,重心至地面的垂直高度小于球形轮的半径,当车身倾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使车身恢复至垂直状态的力矩,从而使球形两轮双向轿车具有不需要任何支撑或扶持、在一定幅度内左右摇摆而不会倾倒的性能。它比传统的两轮摩托车或电动车的稳定性好、安全舒适,比普通轿车节能、占地面积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球形两轮双向轿车,包括球形轮或椭圆形车轮、驾驶舱、减震系统、驱动装置、动力装置、两组双臂扭杆式转向、悬挂系统等。
所述的球形轮可以采用单弧面带凸缘形轮胎,凸缘为实心橡胶的,轮毂只有一条安装轮胎的凹槽;也可以采用三凹槽形轮毂,球形轮中间为弧面形主轮胎,在球形轮的两侧分别增加一条充气型凸缘。
所述的双臂扭杆式转向、悬挂系统包括传动杠杆、双臂扭杆式导向架构架、半圆形空心转向架。双臂扭杆式导向架构架与车身成铰接并与减震器连接。半圆形空心转向架与双臂扭杆式导向架构架采用活动式连接,半圆形空心转向架在双臂扭杆式导向架构架内回转,半圆形空心转向架两端通过空心轴与球形轮连接,后端通过传动杠杆与航空舵式方向盘连接,半圆形空心转向架也可采用在双臂扭杆式导向架构架外回转这种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雪松,未经于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变速副把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分离主动悬挂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