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2859.3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泉;邹勤;毛庆洲;付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6K9/62;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规划 路面 裂缝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运用模糊梯度和路径跟踪对对比度低的裂缝进行有效增强;
步骤12: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实现对连续性差的裂缝的有效检测;
步骤13: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所提取的裂缝进行分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包括:
步骤111:从局部特征出发用方向滤波对线特征进行增强;
步骤112:从全局特征出发运用最优路径搜索的方法进行线特征的增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包括:
步骤121:运用线段局域链算法进行局部最优搜索,得到候选裂缝段;
步骤122:运用线段全局链算法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得到最大的Beam能量对应的线目标,从而实现对裂缝的提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要进行划分的尺度,对图像进行相应的划分,得到多个固定的M×N个图像小方块,通常每个图像方块的大小为32×32像素;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2:对于每个小方块数据,在其四条边线上从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标注,得到多个标注点;
步骤3:每两个标注点之间构成一条Beamlet,应用Bresenham算法进行相应的插值来确定Beamlet上所有图像数据点;
步骤4:搜索每两个标注点之间的最小代价路径,并计算平均路径代价值,作为对应得Beamlet值,将路径长度作为Beamlet变换系数;
步骤5:对Beamlet值进行标准归一化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用类间方差最大法进行二类聚类,得到阈值,并运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法来检测判断检验假设,确定符合假设条件下的Beamlets;
步骤6:应用Beamlet局域链算法将步骤5所得Beamlets进行逼近,用逼近后的Beamlets对原Beamlets进行更新;
步骤7:用格状图来存储余下的Beamlets,得到M×N个节点,节点的权值为Beamlet值与Beamlet变换系数的乘积;
步骤8:用Dijkstra算法计算每两个Beamlet节点之间的最小代价路径,并计算J(L)值;最小的J(L)值对应的Beamlets即为裂缝。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包括:
步骤131:选择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核函数为径向基函数,标准差为σ,取σ在1×10-7和3×10-7之间;
步骤132:对裂缝特征提取;
步骤13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裂缝分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裂缝特征包括:裂缝对应面元的面积、裂缝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裂缝最大外接矩形的面积、线性度、饱和度、裂缝总方向、裂缝平均方向、面元间最大距离、面元间平均距离和面元密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3包括:
步骤1331:构建样本集,选择预定数目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和块状裂缝样本预定数目;
步骤1332:对每个样本,计算其10种特征值,构成样本的特征向量;
步骤1333:将每两类样本的特征向量输入SV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SVM模型的参数,得到训练好的模型;
步骤1334:在裂缝分类中,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裂缝进行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8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