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0392.9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崇;生田龙治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6;H05B37/02;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供电部件和收容该供电部件的壳体部的车辆用灯具,其中,该供电部件向作为光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来自电源的电力。
背景技术
由于以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利用非常小的电流进行发光,所以与灯丝灯泡相比,消耗电力较少,而且寿命长。另外,当前已知一种将半导体发光元件用作光源的车辆用尾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通过近年来的改良,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前照灯上的高亮度类型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也逐渐普及。
专利文献1:参照日本特开2008-845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半导体发光元件用作光源的情况下,需要设置用于对向该元件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电流控制电路,但在灯具的设计中,产生在灯具壳体内的狭窄空间中如何配置该电路的课题。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耐热性比较差,因此,需要设置用于将从该发光元件及电流控制电路释放的热量高效地进行散热的结构。但是,如果设置这种结构,则部件数量增多,成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将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电部件,其固定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将来自电源的电力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以及壳体部,其固定在灯体上,收容所述供电部件,在所述供电部件中设置电流控制电路,该电路控制电路对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的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和所述电流控制电路配置为,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合。
根据上述车辆用灯具,不会使收容供电部件的壳体部在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大型化,可以高效地配置供电部件和电流控制电路。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供电部件具有:正极侧连接部,其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正极端子和所述电源的正极之间电气连接;以及接地侧连接部,其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接地端子和接地电位之间电气连接,所述正极侧连接部以及所述接地侧连接部的至少某一个的一部分向所述光轴方向弯折。
由此,可以使正极侧连接部以及接地侧连接部在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面积更小。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正极侧连接部以及所述接地侧连接部的至少某一个还具有板状的延伸部,其从向所述光轴方向弯折的所述一部分开始,向与所述光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由此,由于可以使与正极侧连接部以及接地侧连接部一体设置的延伸部承担散热片的功能,所以不需要另行设置散热片。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光轴侧弯折。
由此,在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方向上无需使壳体部大型化就可以设置延伸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组装为框体之前的供电部件100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下侧壳体部210上安装供电部件100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5是将灯体300的光源安装部310附近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并不一定是发明的解决方法所必需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分解斜视图。另外,图2是立体地组装为框体之前的供电部件100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在下侧壳体部210上安装供电部件100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图4是经过发光元件120的光轴的纵剖面中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例如为后组合灯,如图1所示具有供电部件100以及壳体部200。此外,车辆用灯具也可以应用于向车辆前方进行照明的前照灯。
供电部件100如图1所示,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外部由导电板110构成。本例子的供电部件100是通过制造图2所示的平面部件,并将该部件立体地组装而制造的。更具体地说,首先,从由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板材中,切割多个导电板110a~110f。
然后,在导电板110a的侧方,以图2所示的配置将整流二极管116以及电流控制电阻117与导电板110b~110e一起进行固定。整流二极管116以及电流控制电阻117与导电板110b~110e之间的固定方法例如可以是焊接等,但优选通过与导电板110b~110e的一部分进行铆接而固定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燃用甲醇HR16DE发动机配置的甲醇裂解器
- 下一篇:止回阀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