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童车防夹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9772.0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健;刘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B62B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防夹手 机构 | ||
1.一种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夹件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可伸缩的设于童车的车手的下端内部,所述防夹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车手的下端内部并抵触所述弹性组件,所述防夹件的下端形成与童车的后脚的侧面匹配的弧面且所述弧面与所述童车的后脚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于所述童车的车手的下端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端及所述防夹件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端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防夹件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块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下端容设于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轴,所述凹槽的下端开设有贯穿所述防夹件的两对应侧壁的第一长形孔,所述车手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一长型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匹配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固定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及第一长形孔,所述防夹件的第一长形孔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下滑动,从而所述防夹件相对于所述后脚上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于所述童车的车手的下端内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开设有开口向下并与所述防夹件匹配的空槽,所述防夹件装设于所述空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空槽的顶端及所述防夹件的上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空槽的顶端向下凸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块外,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下端抵触所述防夹件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轴,所述防夹件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其两对应侧壁的第二长形孔,所述空槽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长形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匹配的第二开孔,所述车手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孔匹配的第三开孔,所述第二固定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三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二长形孔,所述防夹件的第二长形孔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下滑动,从而所述防夹件相对于所述后脚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防夹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套设于所述车手外,所述后脚上设有与所述卡合件相卡合的配合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7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