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云南松小蠹混交林模式快速筛选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49717.1 申请日: 2010-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1953282A 公开(公告)日: 2011-01-26
发明(设计)人: 岳锋;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代理人: 孙山明
地址: 650224***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云南 松小蠹 混交林 模式 快速 筛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林业保护,涉及多种林木共生的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云南松是云南和四川两地的主要树种,正面临松纵坑切梢小蠹的严重威胁,大片纯林死于蠹害,防治措施主要有清理蠹害木,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和营林措施。混交林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生态控制重要技术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森林土壤肥力改善、水土保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森林病虫害控制等方面,混交林比人工纯林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混交林模式研究绝大部分不是针对抗病虫害而设计的,而是以树种之间共同生长特性为基础调查和比较不同树种、不同混交模式在抗虫效能方面的作用。如王国兴等人开展了不同混交林型的马尾松林内各代幼虫发生量,受害面积和有虫株率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各种不同林型的松林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如曹兵利用3年生臭椿、新疆杨在室内建立混交林进行光肩星天牛成虫放飞试验。新疆杨与臭椿以行状3∶2和2∶3混交时林分的抗虫效果较好。吴斌等人研究了多树种配置抗杨树天牛灾害的综合评估,认为65%目标树种十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对天牛抵抗能力最好。又如任卫红等人研究了油松和刺槐混交对松毛虫的控制作用,2002年赤松毛虫严重发生时调查,纯林内越冬虫口密度为42.6头/株,有虫株率为100%,而混交林分别为9.4头/株,56%。

由于没有专门针对抗病虫混交林的营建技术,国内多数研究是以调查现存混交林系统对虫害的控制作用,还没有早期预测混交林抗病虫能力的方法,无法回答新造林和病虫害严重危害林分改造任何设计目标树种与什么样的非目标树种配合抗虫效果,采取什么样的配置比例和混交方式满足病虫害控制要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为实验室基础分析提供混交林快速筛选工具,预测混交林模式,合理配置混交树种,控制目标病虫害,特别是以云南松小蠹为试虫,应用快速筛选工具选择非寄主林分、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

本发明目的以如下方式实现:

用Y型嗅觉仪选择混交比例:

(1)将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按照以下置换作为对应组置于Y型嗅觉仪的反应臂,其对照臂为单位云南松针或空白作为对照:

012...nnn-1n-2...0]]>

其中,第一行为云南松针集的n+1个元,第二行为非寄主叶片集的n+1个元,n≤10,第一行的元依照重量比的关系一一映照到第二行上,即σ(0)=n,σ(1)=n-1,σ(2)=n-2,...,σ(n)=0,各个元均为重量单位;

(2)向Y型嗅觉仪两臂通入等流量空气,选择羽化后强壮的云南松小蠹个体,从引虫孔单头引入,待云南松小蠹产生选择行为后记录,每一个对应组重复5次,直至n个对应组全部测试完毕。

本发明进一步用枝梢插框选择不同混交方式:

(1)该枝梢插框为1m×1m正方形、高30cm,四周中间位置开10cm×10cm小孔,每行、每列均为6个小孔,用500目纱布遮盖,下垫白纸;

(2)将云南松与非寄主枝梢呈带状或块状或行间或株间四种混交方式摆放在枝梢插框内,将50头云南松小蠹均匀置于四周,每种混交方式重复3次,另外,对照组以框内全部摆放云南松枝梢,周围均匀放置50头云南松小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