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凸棒石粘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813.4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固旭;蒋金龙;李东;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08 | 分类号: | B01J27/08;A62D3/10;A01N59/16;A01P1/00;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凸 粘土 复合 可见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凸棒石粘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凹凸棒石粘土为载体,负载AgBr和TiO2,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剂TiO2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低毒性、价廉易得、光催化活性较高的特点,在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TiO2的禁带较宽,仅吸收波长<387nm的占太阳光5%的紫外光,极大地制约了TiO2的光催化应用。因此,许多方法如染料敏化(J.Solid.State.Chem.,2008,181,593-602)、半导体复合(ZL200710024135.1)、负载贵金属(Mater.Lett.,2005,59,2194-2198)和离子掺杂(ZL200710071316.X,ZL03148987.7,CN101301619A)等被用来对TiO2进行改性以延伸其对可见光的响应,提高其利用太阳光能的效率。采用AgBr修饰TiO2,也可将TiO2的响应波长拓展在可见光范围(J.Phys.Chem.B,2006,110,4066-4072;J.Am.Chem.Soc.,2007,129, 9552-9553)。AgBr是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活性组分,同时AgBr受光照在其表面生成的Ag纳米粒子可促进电子-空穴的分离和界面电荷的转移,从而提高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得到高效可见光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在上述Ag/AgBr/TiO2可见光催化剂研究中,TiO2为预先制备的纳米TiO2粒子(P25),成本较高,规模应用较难。
凹凸棒石粘土(以下简称凹土)是一种铝镁硅酸盐矿物,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能力,目前已有将TiO2负载在凹土上制备的TiO2/凹土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1,21(1),123~125;硅酸盐学报,2006,34(10),1208~1212;CN101333345)。将TiO2和SnO2负载在凹土上得到的复合光催化剂(ZL200710024135.1,CN101497039A)具有可见光活性,可用于降解染料和室内空气净化。此外,Ag负载在凹土上也可制备复合抗菌材料,由于凹土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Ag以Ag+离子和纳米Ag粒子形式存在Ag-凹土复合抗菌材料中,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ZL03131757.X,CN101300981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棒石粘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凹土为载体,负载TiO2和AgBr,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不仅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还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拓展凹土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凹土在稀盐酸中浸泡,经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酸化凹土;随后,将钛酸丁酯的醇溶液添加到酸化凹土中,经烘干、水解得到混合粉体;最后,将混合粉体加入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抽滤、水洗、干燥、煅烧得到复合光催化剂。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凹土(ATP)按质量比1∶9加入质量体积比为3~5%的HCl溶液中,搅拌1~2h,再超声分散30min,取上层混合物抽滤、水洗、烘干,得到酸化凹土;
(2)将钛酸丁酯溶解在乙醇中,随后在搅拌下缓慢滴加到酸化凹土中,在20℃下烘干,随后加入20倍量的H2O,搅拌2h,抽滤,水洗,得到固体混合物;其中钛酸丁酯、乙醇、酸化凹土的质量比为1~3∶2∶1;
(3)将固体混合物添加到20倍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搅拌30min,再加入2倍量硝酸银溶液,搅拌12小时,抽滤、水洗、烘干,得到混合粉体,最后将混合粉体在500℃下煅烧2~3h得到Ag/AgBr/TiO2/ATP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其中CTAB含量为1~2%(wt%),硝酸银含量为10~2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抗菌的新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化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