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链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402.1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万松 |
主分类号: | B62M11/04 | 分类号: | B62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三级 变速 动力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动力传输装置,特别是一种无链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工具。现在社会非常提倡绿色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传统的自行车都是通过链条传动,但是链条传动会使自行车车架结构大、重量重,在搬运的时候非常不便,并且使用时会出现压裤脚,掉链等不便。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无链自行车,但由于仍使用径向单向传动系统,使自行车结构更为复杂,造价更加昂贵。并且市面上的无链自行车没有变速装置,在上坡、顶风等情况下无法实现变速,从而无法实现省力功能,骑行的时候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链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无链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轴、齿轮室、第一主动齿轮、右推力轴承、第一从动齿轮、第一连接环、第二从动齿轮、第二连接环、第三从动齿轮、左推力轴承、单向传动片、自动复位弹簧、花鼓、定位轴、拨叉、第二主动齿轮、动力输出齿轮、传动轴;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设置在主轴上,两个齿轮通过定位片相固连,两个齿轮与主轴之间以花键的方式结合,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环固连,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连接环相固连,三个从动齿轮的外部设置齿轮室,其中第一从动齿轮的右侧通过右推力轴承定位于齿轮室上,第三从动齿轮的左侧通过左推力轴承定位于齿轮室上;
动力输出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主轴上,齿轮室的下部设置定位轴,该轴上套有拨叉,所述拨叉可拨动第二主动齿轮在高速档位、中速档位和低速档位之间滑动,当第二主动齿轮位于高速档位时,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当第二主动齿轮位于中位档时,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当第二主动齿轮位于低位档时,第二主动齿轮的侧向齿直接与动力输出齿轮的侧向齿相啮合;
花鼓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主轴上,其内部开有花键槽,花鼓的一端设置自动复位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花鼓相紧靠,另一端与单向传动片相紧靠,将单向传动片压在动力输出齿轮的侧面,单向传动片的周边为齿轮状,单向传动片的周边与花鼓内的花键槽相啮合,与花鼓同步旋转,单向传动片与动力输出齿轮相紧靠的面设置顺时针方向的单向齿,该单向齿与动力输出齿轮侧面;的凹槽相配合,使单向传动片在动力输出齿轮的带动下旋转,实现单向传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的三级级传动装置用于无链自行车上,使无链自行车具有三个档位,三个档位的动力输入与输出转速比分别为1∶1、1∶2.25和1∶3.5,自行车可在三个档位之间进行换挡,实现变速;2)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单向片传输动力技术,使自行车单向运行控制系统结构比目前已有的技术更加紧凑合理,造价更低占用空间更小;3)本发明的动力传输装置使自行车动力轴与后轮驱动轴合二为一,省去了链条或传动轴传输动力装置。使自行车结构更加紧凑,动力摩擦消耗减少;4)本发明使自行车动力轴与后轮驱动轴合二为一并使动力输入齿轮与主轴之间以花键方式结合,使动力输入齿在拔叉17的作用下在花键部位左右移动,实现三种速度的互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本发明的一种无链自行车三级变速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主轴1、齿轮室2、第一主动齿轮3、右推力轴承4、第一从动齿轮5、第一连接环19、第二从动齿轮20、第二连接环6、第三从动齿轮7、左推力轴承8、单向传动片9、自动复位弹簧10、花鼓13、定位轴16、拨叉17、第二主动齿轮21、动力输出齿轮22、传动轴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万松,未经周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