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备份信息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5163.8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忆通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3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备份 信息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备份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数据,要保证业务持续的运作和成功,就要保护基于计算机的信息。人为的错误,硬盘的损毁、电脑病毒、自然灾难等等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由于行业自身的特殊性,计算机系统业务数据丢失更是一场大灾难,会导致系统文件、客户资料、技术文件、财务帐目的丢失,业务将难以正常进行。这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尽快恢复计算机系统,使其能正常运行。
由于数据备份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它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里相对独立的分支机构。一般来说,各种操作系统所附带的备份程序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若想对数据进行可靠的备份,必须选择专门的备份软、硬件,并制定相应的备份及恢复方案。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一个网络都会配置专用的外部存储设备,而这些设备也确实在不少灾难性的数据丢失事故中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计算机界往往会用服务器和数据备份设备(如磁带机)的连接率,即一百台服务器中有多少配置了数据备份设备,来作为评价备份普及程度和对网络数据安全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如果每一台服务器或每一个局域网络都配置了数据备份设备以及相应的备份软件,那么无论网络硬件还是软件出了问题,都能够很轻松地恢复。
传统备份方式一般为手工备份以及使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自带的备份工具进行备份
手工拷贝数据文件是个人电脑用户进行数据备份的最普遍方式,在企业范围内传统来讲个人电脑用户的数据都是由个人自己负责拷贝到网络上的文件服务器上,IT部门从原则上只负责提供网络存储空间以供个人电脑用户存放备份数据。这种对个人电脑的数据保护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如IT部门无法确认每个员工的个人电脑数据真正处于保护状态(虽然IT部门实际上可能无需对个人计算机数据的丢失负责,但是这些数据确实是企业数据资产的一部分)。
个人电脑用户在多台同一人使用的计算机之间同步数据非常繁琐。
个人电脑用户难以用简单的方法保存文件数据的多个时间副本(“另存为”方式可以达到多个不同副本的目的,但是这是容易出现误操作的)。
许多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使用数据库自带的工具将数据库导出为普通文件或备份为普通的文件格式存放于硬盘上,然后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备份工具将这些文件备份到磁带。这种方法从数据保护的结果上没有缺陷,但是它需要系统管理员分两步才能完成备份/恢复(在某些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失为好方法)。
首先会对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需要系统管理员非常熟悉各种应用的备份方式(很明显SQL Server同Oracle,Exchange同Domino,数据库同系统文件的备份方法是不同的)
其次会增长数据恢复的时间和恢复的复杂度(恢复同样分两步才能完成);
最后会使整个备份的管理变得复杂和无序,降低硬件利用率,增高管理成本。通常来讲操作系统自带的备份工具只能做到将自身的普通文件备份到本地的磁带设备上,企业中的多台服务器采用这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保护会大大增加总采购成本(多个磁带设备),降低存储设备和介质的利用率。由于系统管理员完全处于管理多个不同备份系统的工作中,将大大增加管理整个备份系统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扩展性强的数据备份信息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据备份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备份服务器、客户端群、服务器群、局域网,所述的备份服务器、客户端群、服务器群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
所述的备份服务器设有存储阵列柜,该存储阵列柜包括多个磁盘。
所述的服务器群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企业服务器群提供易于使用的简单持续数据保护,进行双重存储;
2、扩展性强,对日益增长的业务提供集中式管理和存储域网络支持;
3、增强了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忆通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忆通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运送机构
- 下一篇:农村连锁企业配送管理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