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全自动一次净扬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5012.2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关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耀华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4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全自动 一次 扬场 | ||
(一)技术领域:(单位:厘米)该机微型移动式,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主要技术规格:外形尺寸长×宽×高:100×50×70厘米,工作日12小时制。主要技术参数和核心部件,42、43两层悬挂吊筛和33悬挂柱左1;41、悬挂柱左2;18、悬挂柱右1;46、悬挂柱右2;40、摆动竖柱中心接点左;39、摆动竖柱中心接点右,固定悬浮在28、一体化机座上;37、推拉杆左;38、推拉杆右,固定在36、17两个播料轮偏心螺丝孔上;28、风扇长50厘米,周长半径12厘米;31、进气孔三个左;26、进气孔三个右分别按120°设计确保有足够的空气进入机内;4、圆柱滚筒筛,长50厘米,周长半径12厘米;12、配备单相电动机1.5千瓦,本机可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大中可配三相电动机。这项新机械技术可供有一定能力的机械厂家生产,服务全国各族人民。
(二)背景技术:新产品的设计不是偶然的,是在日常生活外出关注调查祖国各地,了解社会体验生产一线实际生活,根据国内现有技术状况,如:抽水机、搅拌机模仿人体手工劳动方式,全面参考综合设计的一部“多功能全自动一次净扬场机”。
(三)发明内容:“多功能全自动一次净扬场机”的与世见面是多年来的梦想,看到农民朋友笨重落后的劳动方式,心中不是滋味。总目标只有一个改革提高生产力,该机适应于农民朋友一年两季处理各种干净粮食的一部全自动化机器,工作效率和质量令人满意,是新时期农民朋友的贴心助手。
(四) 附图说明:附图“多功能全自动一次净扬场机”示意图。1、一层筛;2、二层筛;3、三层筛;4、圆柱滚筒;5、干净粮食出口;6、脏物出口;7、圆柱筛管;8、两个从动轮和轴,有省略……;9、底座;10、交差转动带;11、固定轮左;12、电动机;13、固定轮右;14、机架;15、转动带;16、主动轴和三个轮,有省略……;17、播料轮;18、悬挂柱右;19、进料口;20、高速风机;21、操作杆灵活轮,有省略……;22、转动带;23、转动带;24、风扇轮右;25、两个转向轮和轴,有省略……;26、风扇三个进气孔右,有省略……;27、观察孔;28、风扇、29、风扇轮;30、三个风叶,有省略……;31、风扇三个进气孔左,有省略……;32、转动带;33、悬挂柱左;34、高压封闭箱盖;35、高压封闭箱;36、播料轮左齿轴,有省略……;40、摆动竖柱左中心,接点有省略……;41、悬挂柱左2;45、悬挂柱右2;为保图面清洁有省略的轴、轮、齿、孔没有再划引出线和标号,望谅解。
(五)具体实施方式:该机没有实施之前,操作技术人员应注意下列事项:(1)检查该机各旋转部件,加足加满润滑油,确保本机无损正常工作。(2)根据粮食种类大小不同,42、悬挂吊筛一层;4、圆柱滚筒筛一层,要调整更换现成配件很快就会完成。(3)操作技术人员时刻注意,27、观察孔,了解本机内部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堵塞,打开34、高压封闭箱盖,排除故障。
新产品实施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方式很简单,操作技术人员双手掌握图21、操作杆灵活轮,是本机前后左右都很方便灵活,将该机移动到粮食堆前,去掉操作杆灵活轮,自然形成高低差角度;19、进料口紧接粮食堆,开机后该机各部件同时做工98%的脏物从42、喷向地面按比重不同由远而近,干净粮食有43流入7、圆柱筛管,少部分细小脏物有44排出。
关于圆柱滚筒筛,已经很清晰的看到,7、流入圆筒滚筛一层,粮食在相互碰撞旋转中进入2层,终纯净粮食有5、排出,很少一部分土气、灰尘脏物有6、排出。该机整个工作流程是在轻松快乐中进行,是目前国内比较理想的一部“多功能全自动一次净扬场机”。该机工作完毕后,装上灵活轮掌握操作杆,将该机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防止电动机受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耀华,未经关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口服汤剂
- 下一篇: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