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徐变C60高性能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902.1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平;王昌萍;侯小林;李志刚;汪德才;贺方平;熊泽伦;朱乾;陈扬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明芳;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徐变 c60 性能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材料,特别是一种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背景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性能重点予以保证。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能适应现代工程向大跨、重载、高耸方向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符合现代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工厂预拌混凝土,工厂预制构件)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C60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性方面C60混凝土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为52.5Mpa或更高标号硅酸盐水泥,才能达到强度、质量等的要求,但是这样的高标号水泥成本较高。现在一般为了节省水泥用量,还需要掺入活性矿物掺合料。
2.采用低水胶比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但同时低水胶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3.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徐变使预应力损失大大增加,这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预应力结构一般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减小徐变及预应力损失。
我国近十年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较快,特别是在跨海工程、高速铁路等耐久性设计100年的大型工程中开始使用,但未推广和普及,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使用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徐变C60高性能混凝土,选用优质、适用和经济合理的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低水胶比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优良,避免低水胶比引起的混凝土开裂,保证混凝土的高耐久性;有效降低混凝土徐变,减小预应力损失,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徐变C60高性能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砂、石、水和外加剂混合胶凝而成,胶凝材料包括标号为42.5的水泥和掺合料,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及矿粉,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所述的混凝土中各原料组成为:
胶凝材料的总量为450 kg/m3~550kg/ m3,其中:
水泥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50%~80%,
矿粉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10%~20%,
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10%~30%;
同时: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95%~1.05%;
砂:624kg/m3~689kg/m3;
石:1061kg/m3~1124kg/m3;
水胶比:0.28-0.29;
砂率:37-39%。
以上各原料组成优选为:
胶凝材料的总量为500kg/ m3,其中:
水泥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70%,
矿粉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10%,
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20%;
同时: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1%;
砂:661kg/m3;
石:1079kg/m3;
水胶比:0.286
砂率:38%。
本发明使用标号为42.5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42.5水泥和硅酸盐42.5水泥(GB 175-1999),避免使用高标号水泥,具备经济性。配合采用掺入粉煤灰和矿粉等方案,可达到高强混凝土对强度和质量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