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622.0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红;汤惟龙;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对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化工、核电等行业不锈钢管,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锅炉、压力容器、化工、核电等行业都会用到不锈钢管,如图1所示,不锈钢管在直管对接自动线上焊接时,需要在直管1的焊接端管壁上设置坡口2,对接时,两个坡口组合在一起呈V型结构,氩弧焊打底,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加厚及盖面。由于不锈钢管焊接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焊接接头根部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焊接接头根部的成型及焊接质量,焊工要高度负责,但是往往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不锈钢管对接过程中焊接接头根部质量,原因是这样的焊接坡口存在如下不足:一、因直管1的壁厚公差因素,坡口2之间错边严重,对口困难,影响焊口质量及生产进度。二、由于不锈钢熔池流动性较差,第一道加丝打底时未焊透、未熔合、焊穿、焊瘤等缺陷时常产生,从而造成产品返修,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口简单、焊接接头根部焊接质量好的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包括:直管,在所述直管的焊接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坡口,在坡口的下端设置有对接段,对接时,两对接段相互配合,两对接段和坡口组合在一起呈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一、因为坡口带了一个“鼻子”,对口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二、坡口的错边就变得不是很敏感,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三、焊接接头根部成型非常美观且合格率可以达到98%,因为坡口根部焊缝主要是以母材和极其少量的焊丝组成,母材自熔后成型好,缺陷极少,所以大大提高了焊接接头根部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了焊接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不锈钢管管壁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锈钢管管壁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管,2、坡口,3、直管,4、坡口,5、对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包括:直管3,在所述直管3的焊接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坡口4,在坡口4的下端设置有对接段5,对接时,两对接段5相互配合,两对接段5和坡口4组合在一起呈梯形结构。
焊接时,将需要焊接的两个管子先对接起来,设置在两直管3焊接端管壁上的两对接段5相互配合,两对接段5和坡口4组合在一起呈梯形结构。一、因为坡口4带了一个“鼻子”即对接段5,对口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二、坡口4的错边就变得不是很敏感,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三、焊接接头根部成型非常美观且合格率可以达到98%,因为坡口4根部焊缝主要是以母材和极其少量的焊丝组成,母材自熔后成型好,缺陷极少,所以大大提高了焊接接头根部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了焊接合格率。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