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子链涨紧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4277.0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解放;张峰;张江伟;刘春辉;张道强;杨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解放 |
主分类号: | B25B27/22 | 分类号: | B25B27/22;B21L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子 链涨紧钳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紧链条的专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修复或更换链条的滚子链涨紧钳。
二、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线中,链条传动是常用的传动方式,有其独特的传动作用。但是在使用时安装又长又重的链条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长时间使用后的链条,由于磨损、节距变长等因素,必须更换。在安装或更换链条时,需要将链条分开的两个头尽力拉到一起,并且要保持链条两接头的轴距恰好等于链条的节距,以便顺利地将链条的链卡安装上,使得链条成为一个封闭的圆环。但是由于链条的自重和链条上安装的其它卡具的影响,在以往更换链条时,都是依靠多个人手的力量将链条托起或者依靠铁丝的拉紧来完成安装、拆卸。非常费力、耗时。特别是在有窑炉工厂的成型车间,设备检修时间分秒必争,没有合适便捷的拉紧工具将可能带来较大损失。专利号为200520029742的“拉紧链条专用工具”和专利号为200720024528“链条拉紧装置”都是针对链条锻炼后快速修复工具,但这两种专利均采用螺杆和螺母配合的拉紧工具,使用时需要花费时间调节涨紧距离,费时费力,甚至需要反复调节涨紧程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的滚子链涨紧钳。
技术方案:
一种滚子链涨紧钳,包括固定的左半钳(相对固定)和和活动的右半钳(左、右是相对而言,便于说明结构);所述左半钳瓣包括前端的卡爪、后端的手柄及中部凸出的叉状铰接部,所述叉状铰接部的前叉上设有铰接孔B’、后叉上设有铰接孔A’,其中卡爪、手柄、叉状铰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的右半钳包括前端的反“L”型活动卡爪、后侧的活动手柄,在所述反“L”型活动卡爪后端设有靠近左侧的铰接孔B”和靠近右侧的铰接孔C”,所述后侧活动手柄的前端分别设有靠近前侧的铰接孔C’和靠近后侧的铰接孔D’;还含有双孔连接块,其一端铰接孔A”、另一端铰接孔D”;所述前叉上铰接孔B’和活动卡爪左侧的铰接孔B”通过销轴B铰接,后叉上铰接孔A’和与连接块一端铰接孔A”通过销轴A铰接,活动卡爪右侧的铰接孔C”和活动手柄前侧铰接孔C’通过销轴C铰接,活动手柄后侧铰接孔D’和连接块另一端铰接孔D”通过销轴D铰接。(上述各字母仅是用于区别对应的铰接孔)
在任一卡爪的前端还铰接有一个定位爪头,并在该爪头外侧的卡爪上设有用于控制该卡头转动开度的可调螺栓。
所述卡爪是与链条滚子外圆轮廓相匹配的弧形爪。
所述爪头是与链条滚子外圆轮廓相匹配的弧爪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够快速拉紧链条,有与链条滚子半径相适应的半圆爪,半圆爪能够牢固卡住链条滚子,不会发生拉紧链条时卡爪脱落。和以往用人手或铁丝等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四杆原理制造的滚子链涨紧钳在进行安装、更换链条时,更能节约维修人员数量和工作量,可以降低维修成本。适用与安装、更换重型长链条和维修时间要求紧迫的流水生产线,非常有效的减少维修时间,提高设备开机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
2、在卡抓前端还配有定位的爪头,爪头能够调节以改变张开度,能够适合不同型号链条的抓紧使用。安装、更换链条时,比其它方式更方便,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优点,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滚子链涨紧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1是滚子链涨紧钳的张开状态示意图之一(ABCD形成凸四边形);
图4-2是滚子链涨紧钳的张开状态示意图之二(ABCD形成凸四边形);
图4-3是滚子链涨紧钳的张开到稳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ABCD形成三角形,其中AD和CD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图4-4是滚子链涨紧钳的张开状态示意图之一(ABCD为凹四边形);
图5是本发明滚子链涨紧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4-1——图4-4,一种滚子链涨紧钳,包括固定的左半钳1和活动的右半钳。
所述固定的左半钳1包括前端的卡爪12、后端的手柄11及中部凸出的叉状铰接部13,所述叉状铰接部13的前叉上设有铰接孔B’、后叉上设有铰接孔A’。其中卡爪12、手柄11、叉状铰接部13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解放,未经李解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