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支架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190.1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连军;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连军;刘冰 |
主分类号: | A61F2/84 | 分类号: | A61F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支架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体主动脉腔内修复的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血管支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疾病的腔内修复术是近几年我国对于治疗大动脉疾病发展迅速的一项技术,其适应症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溃疡以及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等疾患。目前已经可以完全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既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又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通过介入的方法进行主动脉疾病的腔内修复术就是要将大动脉覆膜支架通过输送装置迅速且准确地释放到血管病变部位,如同给血管加上个内衬,从而达到修复主动脉病变的目的。覆膜支架实际上是一个圆筒状的由金属骨架支承的人工血管,其金属骨架多为记忆合金,当覆膜支架从输送鞘管中释放出来后,金属骨架的径向张力会使支架的覆膜部分与正常主动脉管壁相贴合,贴合得越紧密效果越好。但在支架头端释放并开始贴壁到支架完全释放会有一个短时间阻断主动脉血流的过程,此过程中部分弹开的支架会承受较强的血液冲击力,此压力常常会影响支架在血管中的定位,造成手术效果不理想甚至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血液对支架的冲击力的血管支架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包括:引导头,可在X线下显影;芯管,与所述引导头相连;中管,套装在所述芯管外侧且可轴向移动;和外鞘管,套装在所述中管外侧且可轴向移动。该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血管支架的头端裸支架从被保持的状态转换成脱离被保持状态的锁控组件,该锁控组件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引导头与中管之间,所述锁控组件包括:裸支架收容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引导头或芯管的外表面上,其上形成有用于收容收缩后的裸支架的凹槽,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穿的导向孔;裸支架保持件,其连接在所述引导头或芯管上,可穿过血管支架的头端裸支架使裸支架为被保持的状态;和解锁件,一端与所述裸支架保持件相连,通过拉动该解锁件可使裸支架脱离被保持状态,该解锁件另一端沿轴向穿过所述中管并从中管的末端伸出。
由于设置了用于使血管支架的头端裸支架从被保持的状态转换成脱离被保持状态的锁控组件,所以在释放血管支架的过程中,当外鞘管被向后撤、支架的后端覆膜部分被释放出来时,支架的头端裸支架却被锁控组件锁定在裸支架保持件上,并没有放开,因此血液可以通过覆膜部分与血管壁间的空隙向血管远心端流过,使得支架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压力差不至于过大,减少了血流对支架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支架不易移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裸支架保持件包括刚性杆状的保持杆,其一端穿过所述裸支架收容件的导向孔,另一端与可沿芯管轴向移动的一移动件连接,该移动件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芯管或引导头上;所述解锁件为线状的解锁丝,其连接于所述裸支架保持件的移动件上。
使用具有该结构的血管支架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时,通过拉动解锁丝,可使移动件向后移动,保持杆随之向后移动,从而使锁控组件处于解锁状态。通过松开解锁丝,可使锁控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结构简单,且易于进行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之间转换的操作。
所述裸支架收容件的横截面为五角星形状,其中五个角以及角与角之间的连接为圆弧过渡,在每个角处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所述导向孔;所述保持杆为五个,与裸支架收容件的导向孔相对应地连接在所述移动件上;在引导头上设置有可供所述五个保持杆插入的锁定孔。
常见的血管支架头端的裸支架为五个花瓣形状,因此分别设置五个保持杆、五个导向孔以及五个锁定孔,可将五个花瓣形的裸支架均保持住,从而进一步牢靠地对血管支架进行保持锁定。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设置在所述裸支架收容件和移动件之间。
所述弹簧也可以为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移动件的与引导头相反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裸支架保持件为柔性的保持绳,其一端与引导头或芯管相连,另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解锁件为刚性的解锁杆,其穿过所述连接环插入设置在引导头上的锁定孔内。
该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可以在所述引导头上设置固定件,而将所述锁定孔设置在该固定件上。
这样,可以对现有的输送装置直接进行改造,而不用对引导头进行再加工。
在所述中管上设有中管手柄以及用于将该中管和所述芯管锁紧在一起的锁紧装置。
手柄用于对所述中管进行前进和撤回的操作,锁紧装置用于在前进和撤回的过程中对中管进行定位。
在所述外鞘管上还设有外管手柄以及用于将该外鞘管和所述中管锁紧在一起的锁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连军;刘冰,未经黄连军;刘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