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生锤实时监控集成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9277.1 | 申请日: | 201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思佳 |
主分类号: | G08B13/14 | 分类号: | G08B13/14;B60R21/02;B60R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1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实时 监控 集成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汽车上紧急逃生时使用的破坏车窗玻璃的集成报警救生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旅客列车上的救生锤,由于采用的是普通实心木制或塑料手柄,没有防盗装置,经常被旅客顺手牵羊拿走或意外丢失,一旦旅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遭遇火险,乘客在第一时间内如果没有救生锤帮助破窗,乘客的生命就会遭受重大损失,成都公共汽车火灾重大事故所留下的惨痛教训,给无数家庭带来的痛苦,我们大家都应该铭刻在心,汲取教训。但是,经常有媒体报道,公交公司给公共汽车配备了大量的救生锤之后,却无法实时监控救生锤,经常发现救生锤大量丢失,这不仅令公交公司头痛,而且还对旅客的人生安全构成了重大的潜在隐患,对此弊端一直没有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集成报警管理,又能够在紧急时刻救生的救生锤实时监控集成报警系统,本发明的救生锤实时监控集成报警系统是这样实现的:由救生锤的锤头、救生锤手柄、防盗链、集成报警器组合而成,将与各个救生锤对应的各个触发报警电路集中起来,集成为一个整体的集成报警器,并固定在司机驾驶位置的仪表台上或嵌在仪表台中成为仪表台的一部分,集成报警器中每一个触发报警电路中安装有报警扬声器或蜂鸣器,并对应安装有报警指示灯,将报警指示灯一一编号,对应地将每一把救生锤也编上号,集成报警器中每一个触发报警电路的两根触发引线与第一组的每一个触发开关组件两引线之间各自通过两根导线连接,各触发开关组件一部分安装在每一把救生锤手柄卡座的底板上,另外一部分安装在与卡座对应位置处,集成报警器的各个触发报警电路由独立的高容量二次蓄电池统一提供工作电源,或由燃油或燃气汽车蓄电池提供分压电源并由所在车辆上的充电机充电,或由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上分压供电,集成报警器中各个报警电路也可以分别使用报警扬声器或蜂鸣器或共用一只报警扬声器或蜂鸣器,由功率放大器、话筒、扬声器构成管理播话器,乘客擅自取下任意编号的救生锤,集成报警器上对应该编号的触发报警电路触发报警、对应编号指示灯亮灯报警,司机通过车载播音器的话筒、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实时通知乘客将对应编号的救生锤放还原位,及时制止乘客私自带走救生锤;编号的触发报警电路中的IC芯片内可灌注警笛声或对应编号语音合成信号,车载播音器的编号语音合成IC芯片触发发出的编号语音合成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和电感器放大,再通过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实时通知乘客将对应编号的救生锤放还原位。
救生锤的锤头:一端为钝头,另外一端为尖头,救生锤尖头端上还可以安装固定上金刚石,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划损玻璃,再用锤轻松打破玻璃,当然也可以不安装固定上金刚石。
救生锤的手柄:为空心方管或空心圆管手柄,救生锤手柄的末端固定有救生锤手柄连接链耳,防盗链一端与链耳链接、另外一端固定安装在救生锤固定座上或车窗框梁上的连接链耳上,防盗链的长度为0.5-12米,尤其是长度为1-4米,防盗铁链所用钢筋或链环的材料粗细如为1--15毫米或为1--15毫米厚度,尤其是材料粗细如为2--10毫米或为2--10毫米厚度,以普通人力拉不断为益,防盗链所用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如铁链、合金链等,当然也可以使用高强度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链如尼龙链、防火工程塑料链等,或采用金属或非金属防盗绳构成防盗链。
每辆公交车或旅客列车车厢内配备1-60把安全救生锤,尤其是配备2-20把安全救生锤,方便紧急情况下旅客就近砸破车窗玻璃,救生锤手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救生锤的锤头为金属材料。
触发开关组件:由分离触发开关组件或接触触发开关组件构成。
在上述救生锤实时监控集成报警系统中,还可以在各救生锤的手柄内分别设置触发报警电路构成双边报警救生锤实时监控集成报警系统,以便及时警告不当取锤人,救生锤的手柄内触发报警电路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电路设置在集成报警器内,救生锤的第二组触发开关组件的安装方法与上述第一组相同,但两组之间要相隔距离大于5毫米,当然各救生锤的手柄内也可以不安装触发报警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思佳,未经刘思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池层压件润滑剂双滚涂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