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催化剂母液回收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8836.7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继红;周继东;张建新;曾宪忠;单微;杜鑫;王帆;郑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C07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唐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催化剂 母液 回收 分离 方法 | ||
1.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母液回收的分离方法,包含有以下工序:
工序(1):
将含有烃溶剂、四氯化钛及高沸物等组分的催化剂母液送入第一分馏塔C1,塔顶气相为烃溶剂和四氯化钛的混合物,经冷凝器E1冷凝后,冷凝液相中的30%~80%的物料作为第一分馏塔的回流返回塔顶,其余的冷凝液从第一分馏塔的塔顶采出,进入第二分馏塔中部,作为第二分馏塔的进料;
工序(2):
工序(1)中第一分馏塔再沸器采用刮膜蒸发器B2和立式热虹吸再沸器B1并联,或者只采用刮膜蒸发器B2作为第一分馏塔的再沸器,塔底物料进入刮膜蒸发器通过泵或位差送入,刮膜蒸发器蒸发的四氯化钛气相从顶部返回第一分馏塔塔釜,塔底采出为含四氯化钛的高沸物,从刮膜蒸发器底部出料;
工序(3):
将工序(1)得到的烃溶剂和四氯化钛的混合物送入第二分馏塔C2,塔顶气相为烃溶剂,经冷凝器E2冷凝后,冷凝液相中的40%~80%的物料作为第二分馏塔的回流返回塔顶,其余的冷凝液为作为烃溶剂回收产品从第二分馏塔的塔顶采出;塔底采出四氯化钛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
第一分馏塔C1在微正压或真空下进行,操作压力范围在0.001~0.15MPa,优选0.001~0.12MPa,理论板数在3~80之间,优选10~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
第一分馏塔C1操作压力范围在0.001~0.12MPa,理论板数在10~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
第二分馏塔C2的操作压力范围在0.001~0.15MPa,优选0.01~0.12MPa,理论板数在3~80之间,优选10~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
第二分馏塔C2的操作压力范围在0.01~0.12MPa,理论板数在10~5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刮膜蒸发器的操作压力在0.001~0.15MPa之间,操作温度范围为100℃~152℃之间,刮膜蒸发器夹套的热媒介质为水蒸汽或导热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进入第一分馏塔的烃溶剂和四氯化钛的重量比的范围为0.002~1,优选范围0.00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8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厂污水处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状的抛掷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