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7572.3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WALLSTA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A47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韩国庆尚北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捉 螨虫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吸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到吸尘器的吸入口而适合吸入收集粘附在床上用品上的灰尘或者毛球以及螨虫等异物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吸尘器是利用设置在本体上的风扇产生的吸入力吸入灰尘的清扫器具。吸尘器由于便于使用及清扫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了家庭必备家电产品。
可是,现有吸尘器通过本体的吸入力吸入的灰尘是经过过滤器的过滤与空气分离后被单独捕捉。此时,过滤器具备网状结构,从而使空气迅速穿过但阻止灰尘穿过。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粒度达到0.3um左右而小于网状结构物孔径的微细灰尘被排放到室内空气中。
而且,使用现有吸尘器清扫床上用品时,床上用品的表面纤维吸入到吸入嘴的吸入口内后很难清除。因此,无法彻底吸入而清除床上用具上的灰尘、毛球及/或者螨虫等异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如下内容为特征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入嘴,其特征在于:连接到吸尘器,从而在不吸附床上用品表面的前提下有效去除床上用品上异物,且在异物流入吸尘器本体之前首先过滤微细灰尘等而捕捉并轻松分离及清洗捕捉到的灰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包括中央部形成收纳槽而邻接所述中央部的一侧形成向底面开口的吸入孔且邻接所述中央部的另一侧形成结合管插入部的下部壳体、覆盖所述吸入孔的上面通过吸入孔向同一方向引导从底面吸入的空气的导引盖子、中央部形成与所述收纳槽相对应的收纳孔且覆盖包含所述导引盖子在内的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壳体、通过所述收纳孔安装到所述收纳槽而一侧形成连接到通过所述结合管插入部插入的结合管的端部的排放流道且另一侧形成吸入所述导引盖子引导的空气的吸入流道的收纳灰尘桶以及通过所述排放流道插入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内过滤通过其所述排放流道排放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外部的空气的过滤器;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且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分别形成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至少一个以上孔。
与所述封闭空间相对应的所述上部壳体部分可以形成开放所述封闭空间的开口,还可以设置覆盖所述开口的前盖,也可以在所述前盖形成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所述至少一个以上孔。而且,形成于所述吸入口和所述上部壳体的所述孔以及形成于所述导引盖子的所述孔可以依次相对变小。所述过滤器可以是包含滤网和高校滤清器的双重过滤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方面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连接到吸尘器,从而在不吸附床上用品表面的前提下有效去除床上用品上灰尘或者毛球等以及螨虫等异物,且在异物流入吸尘器本体之前首先过滤微细灰尘等而捕捉并轻松分离及清洗捕捉到的灰尘,防止微细灰尘被排放到室内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使用参考符号时,即使相同的构成要素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地使用了相同的符号。而且,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时,认为相关的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会混淆本发明的实质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图1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包括下部壳体(100)、导引盖子(200)、上部壳体(300)、收纳灰尘桶(400)、过滤器(500)及结合管(600)。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部壳体(100)包括中央部安装收纳灰尘桶(400)的收纳槽(110)、在邻接其收纳槽(110)的一侧向底面开口的吸入孔(120)以及形成于邻接其收纳槽(110)且与吸入孔(120)相对应的另一侧的结合管插入部(130)。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引盖子(200)覆盖下部壳体(100)的吸入孔(120)的上部且通过其吸入孔(120)将从底面吸入的空气引导到形成于所述收纳槽(110)的中央部侧的同一方向,并通过排放流道(210)排放,其导引盖子(200)的上面形成至少一个以上孔(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ALLSTAR株式会社,未经WALLSTA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7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凸起照明灯开关
- 下一篇:能量再利用水塔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