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7182.6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平;苗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52;C09J13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染料 洗印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织物印花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织物印花使用的浆料,织物印花可分为涂料织物印花和染料织物印花,但它们都是使用染料或涂料,通过化学、物理的方法使之在织物上印刷出精美的图案色彩的过程。近年来在涤纶、涤棉等高分子化学织物的印花织物方面,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呈上升趋势。目前,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产量的印花织物是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的。然而,中国涂料印花的使用率仅有20%~25%的水平,而染料印花工艺在我国依然具有相当高的使用率。由于现有技术中染料印花需要经过烘干、汽蒸、水洗、皂煮等诸多工序的处理,其较高的交叉污染以及复杂的工艺等缺陷,然而其印花效果是涂料印花往往无法比拟的,仅从图案设计角度的视觉审美而言,染料印花后在与面料的互衬所呈现出的材料美感、成品服装、装饰与不同的环境、空间色彩混合中极具灵性。其染料色彩之清澈透明、艳丽之美是涂料印花中颜料的色彩无法媲美的。而且,涂料印花的产品是不能替代大规模生产的染料印花产品的。此外,长期从事染料印花的印花企业从成本原因和生产规模上也难以进行转型,因此,即使没有免蒸洗印花浆、分散染料免蒸工艺的发明,各种染料印花将在我国仍然存续且产品比例仍然相当大和相当长的时间。
在我国染料印花的传统印花用料大量运用的方向是从植物染料印花到现在的化学染料,化学染料依据人们对植物染料的审美特性为标准而研发,而粘合剂(如阿克拉敏)以及涂料印花的出现,其目的最初不是为了环保,仅是为了解决染料不能印花的混纺产品的而研发的,现在的涂料印花工艺已相当成熟,然而各种染料印花方面粘合剂的基础性研究基本上没有进展和突破。
现用的分散染料织物印花过程中分散印染料需用糊料等助剂为媒介,通过蒸化来发色,通过水洗工艺将没有进入织物纤维里的分散染料、糊料等助剂全部洗去,因而在水洗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分散染料的色水、糊料、助剂的污水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性严重。据权威资料统计,印花厂每加工一万米化纤面料,就要耗水250吨左右,其中90%是色水、废水。而现在最有效的措施也仅仅是停留在减排、色水、污水的后处理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我国是纺织印花、印染大国同样也是污染排放大户;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纺织产品的扩大消费,也阻碍了我国纺织印花、印染工业可持续有效的再发展。本发明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散染料印花由于普遍使用蒸、洗工序带来的新鲜水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预配置的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浆料与分散染料和增稠剂配伍后再通过圆网印花机或平网印花机或手工印花工艺在织物上按常规工艺进行印花;
(2)网印落机前在温度110℃~130℃下进行焙烘烘干4~10分钟;
(3)在160℃~180℃温度下焙烘定型的同时进行发色或经功能性处理后,整理包装形成印花成品。
优选的,当使用圆网印花机进行印花时,该方法还包括焙烘定型发色后进行柔软浸轧处理,然后进行烘干、拉幅定型,整理包装形成印花成品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的免蒸洗印花浆、分散染料和增稠剂按如下各成分的比例进行调配:
免蒸洗印花浆 95-90%;
分散染料 2-5%;
增稠剂 3-5%。
优选的,所述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浆通过免蒸洗粘合剂合成乳液复配而成,所述免蒸洗印花浆以其成分的百分比含量计包括:
免蒸洗粘合剂 20%~50%;
乙二醇 3%~3.5%;
柔软剂 0.2%~2.5%;
煤油 3%~8%;
水 15%~65%。
增稠剂 2%-5%
优选的,所述的免蒸洗粘合剂以其成分的百分比含量计包括:
水 5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
NP-40乳化剂 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7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区域定位指纹钥匙
- 下一篇:自动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