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超细Y型分子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528.0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梅;梁海宁;李亮;杨婷婷;阎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1B39/24 | 分类号: | C01B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赵东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分子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FCC废催化剂细粉制备超细Y型分子筛的方法,它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应用领域。该方法是以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细粉该细粉为原料,而该原料主要来自于催化裂化三级、四级旋风分离器和烟道气中,并将其加碱焙烧活化、外加硅源,再利用结构导向水热晶化技术合成制得。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FCC)是炼油工业中催化剂用量最大的二次加工工艺。然而,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因重金属沉积,高温下大量雾化蒸汽的存在以及原料喷嘴线速或预提升管底部蒸汽线速过高,而导致催化剂磨损程度显著增加,造成大量催化剂细粉的产生。细粉不仅会增加催化剂单耗,而且成为大气污染源。据统计,在流化床催化裂化过程中失活的催化剂,大概1/3因颗粒太细小,随尾气排入大气。1个300万吨的炼油厂,每年向周围大气中排放的裂化催化剂微粒近1000吨。随着原料的日益重质化和劣质化,轻质油品需求量的增加,使催化裂化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相应催化剂细粉的量增加。目前对回收下来的这些催化剂细粉除少量用于提取活性氧化铝外,大多数采用地下掩埋的方式废弃。地下掩埋不仅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而且还将造成硅铝和重金属资源的流失。随着催化裂化工艺的快速发展,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FCC催化剂细粉的优化利用将势必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这部分催化剂细粉从物相构成上来看大约含有85%左右的氧化铝和少量分子筛。其主要化学组成是硅、铝以及少量镍、钒和铁等重金属。单独的细粉从催化剂活性上已不能满足催化反应需求,但无论从物相构成和主要的元素组成来看,都适宜作为合成高附加值硅铝材料的原料。但遗憾的是,目前工业上对这些催化剂细粉的回收利用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基本上是采用地下掩埋的方式废弃。因此,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其他高价值的物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强的研究价值。本发明是通过细粉的活化过程,使其中的硅铝物种转化成合成分子筛的活性物种。然后利用活化后的硅、铝源,在外加硅源的条件下,利用原位晶化结构导向技术合成超细Y型分子筛。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利用了废弃细粉中的硅铝资源,而且避免了催化剂细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本发明无论从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上,还是从环境保护上以及理论研究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就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制备超细Y型分子筛的方法本。该方法首先是将FCC废催化剂细粉加碱焙烧活化,然后在外加硅源的条件下利用结构导向水热晶化技术合成超细Y型分子筛。具体的合成过程如下:
1.将FCC废催化剂细粉与NaOH以质量比以1~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700~900℃下焙烧1~3小时;
2.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偏铝酸钠、硅溶胶和蒸馏水按照Na2O∶Al2O3∶SiO2∶H2O=16∶1∶16∶280(摩尔比)的比例混合,强力搅拌1小时,静置陈化12h后得到导向剂;
3.将(1)中活化后的细粉、蒸馏水、氢氧化钠、硅溶胶和(2)中得到的导向剂混合均匀,得到摩尔组成为Na2O∶Al2O3∶SiO2∶H2O=(4.4~5.6)∶1∶(5~11)∶(100~170)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在80~100℃晶化12~24小时,反应结束后,抽滤反应产物,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即得Y型分子筛产品。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得到超细Y型分子筛。同时本发明易于操作,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叙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1)将102克FCC废催化剂细粉与120克NaOH混合均匀后,在900℃下焙烧3小时;
(2)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偏铝酸钠、硅溶胶和蒸馏水按照Na2O∶Al2O3∶SiO2∶H20=16∶1∶16∶280(摩尔比)的比例混合,强力搅拌1小时,静置陈化12小时后得到导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