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关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和客户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082.1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聂成蛟;陈爱平;张战兵;颜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H04L1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 负载 均衡 方法 系统 客户端 设备 | ||
1.一种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自身存储的至少两个安全套接字层虚拟专用网络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向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发送状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包含有对应的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选择接入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下列参数中的至少一项: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接口带宽占用率、并发用户数占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选择接入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选择所述状态参数的参数值最小的SSL VPN网关作为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向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发送接入请求;
接收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返回的接入响应,以接入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还包含有当前可用的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列表,所述网关负载均衡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的当前可用的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列表,更新存储的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IP地址。
5.一种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至少两个安全套接字层虚拟专用网络SSL VPN网关的IP地址;
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IP地址,向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发送状态查询请求;
状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包含有对应的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
选择接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SSLVPN网关的状态参数,选择接入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下列参数中的至少一项: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接口带宽占用率、并发用户数占用率,所述选择接入模块包括:
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选择所述状态参数的参数值最小的SSL VPN网关作为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接入子模块,用于向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发送接入请求,并接收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返回的接入响应,以接入所述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查询响应还包括当前可用的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列表;所述客户端设备还包括:
地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当前可用的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列表,更新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SSLVPN网关的IP地址。
8.一种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设备发送的状态查询请求,所述状态查询请求用于查询安全套接字层虚拟专用网络SSL VPN网关的状态信息;
向所述客户端设备返回状态查询响应,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包含有对应的SSL VPN网关的状态参数,以使所述客户端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参数选择接入负载最小的SSL VPN网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查询响应中还包含有当前可用的SSL VPN网关的IP地址列表,以使所述客户端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列表,更新存储的至少两个SSL VPN网关的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