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35047.8 | 申请日: | 201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伟;戴振东;李宏凯;张昊;宫俊;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小红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匍匐 直立 运动 结构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实现,主要应用于复杂地面多功能行走运动的足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适应山地环境的足式机器人是当今机器人研究领域最为前沿的课题之一,它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研究水平,同时也作为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各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相继投入巨资开展研究。
变结构足式机器人能够实现复杂地面爬坡,可调整前后端高低体位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更大坡度的山地环境运动要求,增强了山地环境运动的适应性,提高了足式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可依据行走的速度和地面状况,可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因此变结构足式机器人的步态转变方式为节约能耗、实现高效运动提供有利途径。变结构足式机器人将在山地救灾、林地勘测等特殊复杂环境下有巨大的需求背景。
经生物学观测可知,低体位匍匐运动的爬行速度相对较慢(如鳄鱼、乌龟等),高体位的直立奔跑运动的速度相对较快(如豹、马等)。变结构足式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的复杂环境,完成低体位匍匐爬行、高体位直立奔跑运动,具有优良的运动能力,可替代人类完成各种复杂地面运动等作业任务。低速运动时通常采用匍匐爬行运动,主要表现在身体贴近地面缓慢爬行,在静止状态下可依靠身体着地以节约肢体输出力;在高速状态时可采用直立奔跑方式,主要表现在身体远离地面,肢体位于身体下方,通过肢体协调运动实现快速运动。因此,变结构足式机器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比较国内外较为著名的足式机器人,其中MIT,Stanford,Carnegie Mellon等研究机构研制的“LittleDog”是一款用于研究动力学的四足机器人,其运动方式属于直立运动方式。TITAN-VIII机器人每足具有三个自由度,其中大腿关节具有前后转动和上下转动两个自由度,膝关节具有一个上下转动自由度,实现在不平地面的静态稳定运行,其运动方式属于匍匐爬行运动方式。
美国军方“Bigdog”四足机器人可以攀越35度的斜坡,可以承载40多公斤的装备,约相当于其重量的30%,其液压装置由单缸两冲程发动机驱动。能够自行沿着简单的路线行进,或被远程控制。可在山地、沼泽、雪地等环境中行走,其运动方式属于直立运动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研制的“4+2”多足步行机器人。而所谓“4+2”是指步行机器人在复杂步行区域最多可利用六条腿来实现稳健的步行运动,而在工作区域又可作为具有两条上臂的四足机器人。因此,该机器人不仅具有步行移动的基本功能而且可借助相应的末端执行上具,如机械手臂来完成指定的作业任务,体现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其运动方式属于匍匐爬行运动方式。
现有的机器人中并没有可以同时实现匍匐运动和直立运动的四足机器人,因此本发明注重提出变结构运动方式,体现变结构运动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实现,该变结构四足机器人可实现匍匐运动与直立运动的相互转化,提高了四足机器人复杂环境下越障能力,为高效稳定运动提供多种运动模式。
一种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上的四条肢体;
其中每条肢体结构均相同,均由第一舵机、第二舵机框架、第二舵机、大腿支架、第三舵机、小腿支架、踝部连接板、双向连接件、直立支撑球头、匍匐支撑球头组成;其中第一舵机安装于机体上,第二舵机框架一端安装于第一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舵机安装于第二舵机框架内,大腿支架一端安装于第二舵机的输出轴上,第三舵机安装于大腿支架的另一端,小腿支架一端安装于第三舵机的输出轴上,踝部连接板安装于小腿支架的另一端,直立支撑球头和匍匐支撑球头通过双向连接件安装于踝部连接板上;
上述第一舵机的输出轴线与机体中心轴线平行,第二舵机的输出轴线与第一舵机的输出轴线垂直、第三舵机的输出轴线与第二舵机的输出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匍匐与直立运动互变的变结构四足机器人运动时,可从匍匐运动状态转变为直立运动状态,即从低体位运动转变到高体位运动,提高了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和行动效率;同时也可实现从直立运动状态转变为匍匐运动状态,即从高体位运动转变到低体位运动,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这种匍匐运动和直立运动相互转变的变结构运动形式,提高了足式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增加了运动模式的选择方式,为多功能稳定高效的足式机器人运动提供结构创新方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