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归自然的博物馆布展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3211.1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富有 |
主分类号: | G09B25/08 | 分类号: | G09B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归自然 博物馆 布展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足自然场景再现,回归自然的博物馆全新布展方式及一些具体实现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既称“博物”自然是博采众物(种类)多多益善,但事实上要尽集缤纷多彩的世间万物于有限的空间并无可能。所以尽可能地围绕主题搜集展示更多之“物”,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博物馆必然的建馆宗旨。
博物馆以“博”见长需要尽量做到广博全面,就没能力按照动物园、水族馆等以“不常见”、“珍奇”的物种为主导,直接展现众多生物的生态环境;博物馆要展现给观众的是尽可能“真实”的视觉感受和重点特性的知识介绍,又不能如各类物种的专著或广义的教科书那样,使用简单图片(即使包括活动的视频短片)及文字来逐一说明;于是唯一可选的整体展品方案,只能立足于以物种标本或模仿的模型为主体这个基础定位。
没有生命的物种例如矿物等展品,可以直接选材加工为适合展示其外部特点及内部分层等结构状态;一般动植物因生命周期、养育成本等限制,则只能以防腐等手段制作的标本或仿真技术制作象形体(模型)代替。
本发明不涉及矿物、昆虫标本及动物的模型或标本的具体制作技术,仅就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与本发明技术直接有关的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展品或整体布局,阐述常见的背景技术方案:
草本植物:通常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特点或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才被选定制作展品:能够从市场购买到例如绢花、塑料等制作的仿真品直接使用布展;利用几种不同仿真植物产品利用剪裁“嫁接”等方式,制作成为不同植物的代用品;市场能够采购到(或订购)各种草木花卉的干花制品;无法得到的植物标本或仿制品则只好使用照片或绘画展示。
多年生木本植物(树类):
干枯的树干与粗壮的主枝条的木质结构一般不会继续腐烂,通常可以直接保留到枝条直径大于2厘米部分;随季节周期变化干枯再生过程的枝叶,则从市场购买带枝条与叶片的仿真树叶(仿真树枝柄通常为4-6毫米),插入保留枝条的截断面及周围预先钻好的孔中,使用湖泥或调和胶粘剂的木屑填充并遮盖树枝截断面。限定截面大于2厘米的原因,在于钻孔后原枝条需要承载仿真枝条的重量等因素。这种工艺的衔接部位表现不够真实,特别对于高度在3米以下比较矮小的树木(例如灌木丛),由于枝条本身过细而无法实现这种真假“嫁接”的技术造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一些动植物标本或仿真制品的制作技术确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博物展品涉及范围广泛而具体品种需求数量有限,很少值得工业规模制造的产品类型可用。
不流动的水会变臭、土壤容易滋生微生物造成展馆环境污染、没有水土就没有植物生存的空间,也就不存在可再现的自然环境。因此现代博物馆布展主流方式,只能是按展馆的主题思想把要展示的物种分门别类地有序摆放排列,使用标签配合简洁的文字说明分别介绍其特点;仅对一些重点突出展示的物种(例如大型或比较罕见的动、植物),针对其特点或习性专门设计配套一些额外制作的人造“自然环境”陪衬物作为点缀。于是有限的美术设计、工艺技师等人员,根据自身技能和知识范围提供有限的技术方案,逐一完成整体布展的现代博物馆工程,实质上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广博展示不同物种特性及发展历史的‘立体教科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布展理念,破除传统按主题分门别类集中展示物种,类同教科书的分类布局方式,扩充以前仅为重点突出展示物种用来点缀的自然环境陪衬物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建造大面积、更真实地实现自然场景再现的工程,实现回归自然的博物馆全局布展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措施是在实现展馆主题大纲分类的基础上规划整体布展方案。根据不同种群动植物自然生存条件及矿产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等,面向现实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参考采录的自然景观确定环境布局摸板,用人造水、草、土(可杂以天然石块点缀)等材料(根据需要可选添加人造的冰、雪),整体构造相对广阔的原野或山脉等地貌,结合现场布置绘制远景构图形成不同的自然场景做为载体,形成集中摆放对应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标本或其他展品的专题展区(图1)。大量使用声、光、电等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再现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现象,配合多方位显现不同展品的独到特点。
根据选中的主题实地考察各局部专题的自然场景,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大量拍摄的实地照片,配合日夜连续现场制作录音录象资料,认真讨论确定源于自然、高(优)于自然的局部专题展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富有,未经谢富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