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森林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650.9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模;刘娟;姜培坤;吴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1/04;G01N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森林 土壤 sub 排放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森林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测定森林土壤水溶性氮的含量来间接测定森林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N2O是增温效应最强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单分子增温潜势分别是CO2的290倍,CH4的14倍,而且它还能在平流层氧化成NO,再与平流层的O3反应并使O3保护层受到破坏,使更多的宇宙射线透过大气层并直接危及生物圈,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从冰芯资料分析可知,工业革命前的N2O浓度为0.285μmol·mol-1,现在为0.310μmol·mol-1,每年以0.2%~0.3%的比例增加。2000年N2O与甲烷、氟氯烃等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总和就与CO2的温室效应相当,据预测,到2030年可能超过CO2的温室效应。
大气中N2O的60%来自北半球。在各项排放源中,又以农业土壤的排放为最高。因此,研究农业土壤包括森林土壤N2O的排放,并减少N2O排放措施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对N2O排放的测定方法是其中之一。
目前,N2O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静态箱法,也可用微气象学方法测定。静态箱法是用观测箱盖住一定面积的被测表面并密封,使观测箱内部空气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换,然后对箱内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对较大空间变异性的气体通量的测量,缺点是密闭箱体会对被测表面的自然状态产生干扰,而且测量面积也相对较小,测定结果变异大,需要多次重复,在样品的收集、运输、保存过程中都可能引起样品被严重污染等问题,样品分析工作量大。
微气象法是通过测量近地层的湍流状况和微量气体的浓度变化推导地表气体排放通量的方法。但目前由于缺乏快速响应检测器,所以该方法一直没有在N2O排放通量观测中得到应用,目前造价又非常昂贵。
土壤水溶性氮是指通过0.45μm滤孔,且能溶解于水的,具有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氮化合物。土壤水溶性氮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氮组分,他们可以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可以在土壤中迅速转化成其它组分。在林地土壤中,水溶性氮是土壤有机氮库矿化的中间态,它们含量的高低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矿化的最终产物和数量。N2O从土壤中排放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壤有机氮化合物的矿化速率和土壤中各类氮化合物的转化强度。因此,土壤水溶性氮含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森林土壤N2O排放量的多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森林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森林土壤N2O排放的测定方法经过如下步骤:
(1)样点的选择:需确定土壤N2O排放的森林类型及其代表性地段,选择森林中间位置的地段,排除路边和沟边的地段,在选定的地段中选样点;
(2)土壤样品的采集:在选定的样点周围按“S”形5点采样法采集土层深度为0-20cm的土壤样品1-2kg,混匀,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3)土壤水溶性氮即DON的含量测定:称出土壤样品20.00g,加蒸馏水40ml浸提,在25℃下振荡0.5h后,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8000r·min-1转速离心10min,用0.45μm滤膜进行抽滤,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滤液中氮含量;
(4)线性关系的建立:根据最近两年内每月中旬用静态箱法分别测定至少两种森林植被的土壤N2O,同时按步骤(3)测定土壤水溶性氮含量,然后在EXCEL软件中建立土壤N2O排放量与DON含量的线性关系,得到函数关系式为:Y=0.0435X-0.13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