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铌酸锂光学晶片研磨抛光的抛光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453.7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岭;檀柏梅;胡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02 | 分类号: | C09G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铌酸锂 光学 晶片 研磨 抛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机械抛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铌酸锂光学晶片研磨抛光的抛光液。
背景技术
铌酸锂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一类基础材料,是一种具有铁电、压电、热电、电光、声电和光折变效应等多种性质的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压、电-光、非线性光学特性。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高性能、高精密、高集成的光电子系统不断涌现,材料表面加工质量作为主要参数,尤其是平整度,粗糙度和洁净度直接影响器件质量,为适应光电子迅速发展的需要,对晶体表面的完整性及精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即表面无缺陷、无变质层,表面超光滑。
目前,铌酸锂晶片抛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尚缺乏专门针对铌酸锂结构性能特点的加工技术的报导,铌酸锂晶片的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加工效率和成品率低、表面划伤难以控制、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研究铌酸锂的抛光加工特性,开展铌酸锂单晶深加工技术,即超光滑无损伤表面抛光加工技术研究,对于开发大直径铌酸锂晶片,进一步提高硬脆材料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水平,促进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这其中关键是制备出高性能抛光液,避免采用机械搅拌引入大量的有机物、金属离子、大颗粒等有害污染且工序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用于铌酸锂光学晶片研磨抛光的抛光液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有机物、金属离子、大颗粒等有害污染,而公开一种简便易行、无污染的用于铌酸锂光学晶片研磨抛光的抛光液的制备方法。
用于铌酸锂光学晶片研磨抛光的抛光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密闭反应器系统用去离子水负压涡流下清洗三遍;密闭反应器原材料选用无污染的聚丙烯、聚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2)在负压涡流状态下逐渐加入胺碱调节pH值,加入胺碱的量为1-5%,无机强碱试剂用18MΩ以上超纯水稀释后在负压涡流状态下逐渐吸入,加入无机强碱的量为0.1-1%;pH值调节为9-13;
(3)在负压涡流状态下逐渐加入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的FA/O活性剂,加入FA/O活性剂的量为0.25-2%;持续时间15分钟;
(4)在负压涡流状态下逐渐加入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的FA/O螯合剂,加入FA/O螯合剂的量为0.25-2%;
(5)将浓度30~50wt%的纳米SiO2溶胶用负压吸入反应器内并呈涡流状态,所述溶胶是粒径15~100nm、分散度<0.001、莫氏硬度7的S i O2溶胶;
(6)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5-15分钟,均匀后进行灌装;
上述各重量百分比均以最后得到的抛光液为基准。
上述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的FA/O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是(C15H15~190(CH2CH2O)5H)、(C20H15~190(CH2CH2O)5H)、(C4OH15~190(CH2CH2O)5H)的复合物。
上述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的FA/O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四(四羟乙基乙二胺),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中采用方法的作用为:
抛光液制备反应器采用负压搅拌的方法可避免有机物、金属离子、大颗粒等有害污染物的引入;可使纳米硅溶胶在负压下呈涡流状态,防止层流区硅溶胶由于局部pH过高而导致凝聚失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负压状态下使反应器中的液体形成完全涡流状态,对反应器中的液体实现搅拌,而且,反应器使用透明的非金属材料,能够避免有机物、金属离子、大颗粒等有害物质进入到抛光液中,从而降低金属离子的浓度,避免硅溶胶凝聚现象的出现。
2.先加入FA/O活性剂可以改善抛光浆料稳定性,FA/O活性剂可以包覆后加入的纳米硅溶胶,加大研磨料之间的空位电阻使得胶体研磨料在适当提高pH的情况下可长期稳定存在,避免了纳米硅溶胶在pH值大于12时产生溶解。
3.负压搅拌的抛光液制备方法可避免有机物、金属离子、大颗粒等有害污染物的引入;纳米硅溶胶在负压下呈涡流状态,可避免18MΩ以上超纯水溶解后的碱性pH调节剂由于局部pH过高而导致凝聚,无法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晶岭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