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332.2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米良实;佐贺和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2K3/38;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黄霖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马达 相间 绝缘 结构 联接 中的 方法 | ||
1.一种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所述马达(M)包括:
环形的定子芯(22),所述定子芯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
多个齿(23),所述齿沿着所述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使得在所述齿(23)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24U,24V,24W);以及
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25U,25V,25W),所述相绕组延伸穿过所述槽(24U,24V,24W)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22),所述相绕组(25U,25V,25W)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多个槽导电部分(25A),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从所述槽(24U,24V,24W)向外突出,而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24U,24V,24W)中,使得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所述槽导电部分(25A)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并且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形成线圈端(251U,251V,251W,252U,252V,252W);
所述相间绝缘结构包括:
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251U,252U)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251V,252V)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以及
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251V,252V)与所述第三相绕组(25W)的线圈端(251W,252W)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
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至少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二末端处、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中的相邻的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彼此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之间彼此联接,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在所述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相邻但是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具有以第一距离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内边缘(342)和联接区域(49a,49B,49C),并且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具有以第二距离在所述定子芯(2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内边缘(352)和联接区域(49a,49B,49C),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通过进行热焊接而彼此联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热焊接为超声波焊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槽(24U,24V,24W)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24V,24W),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处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通过插入到所述第一槽(24V)中的桥接件(36)连接,并且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处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通过插入到所述第二槽(24W)中的桥接件(38)连接;
所述第一相绕组(25U)、所述第二相绕组(25V)和所述第三相绕组(25W)在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处的中性点(N)处连接。
7.一种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所述马达包括:
环形的定子芯(22);
多个齿(23),所述齿沿着所述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使得在所述齿(23)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24U,24V,24W);以及
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25U,25V,25W),所述相绕组从第一末端插入到所述槽(24U,24V,24W)中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22),所述相绕组(25U,25V,25W)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槽导电部分(25A)和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24U,24V,24W)中,而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从所述槽(24U,24V,24W)向外突出,使得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所述槽导电部分(25A)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在所述槽(24U,24V,24W)的第一末端处形成第一线圈端(251U,251V,251W),并且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在所述槽(24U,24V,24W)的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反的第二末端处形成第二线圈端(252U,252V,252W);
所述相间绝缘片包括:
第一相间绝缘片(37),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和包括桥接件(36),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25B)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25C)之间,而所述桥接件(36)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以及
第二相间绝缘片(39),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和包括桥接件(38),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25B)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25C)之间,而所述桥接件(38)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37)布置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39)布置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与所述第三相绕组(25W)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相绕组(25U)插入到所述槽(24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桥接件(36)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所述槽(24V)中;
将所述第二相绕组(25V)插入到所述槽(24V)中,然后将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三相绕组(25W)的所述槽(24W)中;
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和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中的、沿所述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将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插置于超声波焊接基座(43)与超声波焊头(45)之间;以及
在该插置状态下以超声波方式焊接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3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碳化硅单晶生长的方法
- 下一篇:全息图及其摄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