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D冲压机台送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301.7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有旺;韩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华英精密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d 冲压 机台 送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MD冲压台送料机,尤指一种可使送料精度提升,步距稳定一致的SMD冲压台送料机。
背景技术
一些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冲压机台将引脚压折在基座上,这就需要冲压机台送料系统将料带送入冲压机台,进行折弯裁切,现有的SMD冲压机台送料系统是直接将料带送入机台内,其是借助有垫板和/或固定座的底座与间隔固接于其上的两个挡板共同构成一个容纳料带的送料凹槽,而料带是直接放入送料凹槽内推送,该由于料带是直接与挡板垫板底座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会导致步距不一致,送料精度低等问题,如产生误送料,甚至不送料的情况。因而会导致生产率低,产品数量达不到预期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送料精确度及送料的稳定性的SMD冲压机台送料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SMD冲压机台送料机,包含至少一个底板,且每个底板与间隔固接于其上的两个挡板共同构成一个容纳料带的送料凹槽,其中,在送料凹槽中设有多个顶托该料带的侧向飞轮。
其中:
侧向飞轮的轴可滚动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挡板上。
侧向飞轮的轴可滚动的固定于设有挡板的底板两侧,且所述挡板设有供该些侧向飞轮的轴穿伸的缺口。
所述底板可设有横向的容置槽,所述飞轮容置于该容置槽且部分表
面突出于所述底板表面。
该底板可为垫板和/或固定座的底座。
所述侧向飞轮的轴上可设有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在底板与挡板之间增加侧向飞轮,在送料时,料带与侧向飞轮接触,由于侧向飞轮做滚动运动,滚动摩擦代替了部分滑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料带与挡板底板之间的摩擦力,使送料精度提升,步距稳定一致。因而去除了送料系统误送,甚至不送料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得到进一步的理解,现举具体实施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SMD冲压机台送料机主要功能是将料带送入冲压机台,进行折弯裁切动作,因而其要求能保证送料步距,确保送料精确度及送料的稳定性。
参见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并参考图2、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轴测图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SMD冲压机台送料机主要是由移动座11、固定座12、垫板13、挡板14及侧向飞轮15构成,其中垫板13和固定座12的底面处于共同的平面上,垫板13可以有多个,每个垫板13或固定座12上螺固有两个呈倒L状的挡板14,两个挡板14成相对间隔设置,垫板13或固定座12的表面与固接于其上的两个挡板共同构成一个容纳料带的送料凹槽。挡板14是由一平行于垫板13表面的顶板及垂直于垫板13表面的侧壁构成。于本实施例中固定用的紧固件(例如螺杆)是从设于侧壁上的贯穿孔穿过并固定于垫板13。垫板13或固定座12的表面与固接于其上的两个挡板共同构成一个送料凹槽。
在本发明的SMD冲压机台送料机应用于SMD系列折弯切片工序上时,待加工的料带16从SMD冲压机台送料机的送料凹槽穿过,由于在垫板13与挡板14之间增加了侧向飞轮15。送料时,料带16与侧向飞轮15接触,由于侧向飞轮15做滚动运动,滚动摩擦代替了部分滑动摩擦,因而大大减小了料带16与挡板14垫板13之间的摩擦力,使送料精度提升,步距稳定一致。借以去除了送料系统误送,甚至不送料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侧向飞轮15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直接将侧向飞轮15的轴可滚动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挡板14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3,侧向飞轮15的轴为可滚动的固定于设有挡板14的垫板13或固定座12的两侧,且于该些挡板14上设有供该些侧向飞轮15的轴穿伸的缺口。另外,于垫板13或固定座12的上表面可设有横向的容置槽,所述飞轮容置于该容置槽且部分表面突出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较佳的是侧向飞轮15的轴上设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华英精密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华英精密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的分线方法
- 下一篇:自铆接式低内阻储能器件